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25條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那么勞動爭議案件能否由當事人在勞動合同中約定管轄呢?筆者認為不能。
第一,從本質屬性考慮。
勞動關系不是普通的民事關系,在普通的民事關系中,民事當事人具有平等的地位,可以自主、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意愿,但是勞動關系還具有從屬性和人身性,勞動者一般處于弱勢地位。這些決定了勞動關系并不能簡單的適用民事訴訟法第25條規定。
第二,從法律規定考慮。
法律法規對勞動爭議管轄有明確的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8條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合同履行地不明確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21條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勞動爭議由勞動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北京市《關于進一步明確我市勞動爭議仲裁案件管轄的通知》(京勞社仲發[2009]35號)也規定:“下列情況由用人單位注冊地或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雙方當事人分別向用人單位注冊地或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由勞動合同履行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管轄:……(4)勞動合同履行地在本市,而注冊地在外埠的勞動爭議案件。”綜上可以看出,勞動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單位的所在地對勞動爭議案件都有管轄權,但是,又遵循勞動合同履行地管轄為先的原則,在履行地與所在地都有管轄權的情形下,應當由履行地的勞動仲裁委(法院)進行管轄,這可以理解為勞動爭議仲裁的法定管轄權。
第三,從價值實現考慮。
在勞動關系建立的過程中,勞動合同一般都是由用人單位提供的,而用人單位一般是處于一種強勢地位,如果約定管轄有效,用人單位必然將利用約定管轄給勞動者維權造成制約,增加勞動者的維權成本,這顯然對于勞動者權益的保護是不利的。
綜合以上內容看來,勞動爭議的約定管轄是無效的,因為對于勞動者權益的保護是不利的。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你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命令是否可以提起復議
2020-12-01八級工傷賠償標準
2021-01-27無業一級重殘的患者醫藥報銷的標準是怎么樣
2020-11-27戶籍證明能否證明婚姻關系
2021-02-15專利工作部門可以參與推薦專利產品活動嗎
2021-03-12摘路邊芒果被行拘,民警攝影等候疑釣魚執法
2020-12-08離婚能向滿十八歲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3-12房產抵押給個人還能查封嗎
2021-02-23超市倒閉,促銷員有補償嗎
2021-01-25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合同內容與事實不符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22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工程勞務分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0-11-29事實勞動關系判定標準是什么,有哪些情形
2021-02-25勞動局怎么認定行為是勞務派遣
2021-01-11勞動法規定試用期一般是幾個月
2021-01-30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機動車保險的類型有哪些
2021-02-26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勞動局的保險認證什么時間結束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