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海域使用的有關文件和資料;
(二)要求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就海域使用的有關問題作出說明;
(三)進入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占用的海域現場進行勘查;
(四)責令當事人停止正在進行的違法行為。
【釋義】本條是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采取的措施的規定。
一、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糾正和查處違反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必然會受到違法行為人的抵制,特別是當違法行為涉及到地方政府、政府部門和有關領導人員時,更增加了查處的難度。為了提高查處工作效率,保證查處工作質量,有效打擊違反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需要法律賦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必要的監督檢查手段。因此,本條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在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采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有關海域使用的有關文件和資料。這是保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查清違法事實,獲取書證的重要手段。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依法行使監督檢查職權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如實提供有關的海域使用文件和資料,不得拒絕、轉移、銷毀有關文件和資料,不得提供虛假的文件和資料。這里所稱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是指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檢查的事項有關的單位或者個人,包括使用海域的單位和個人,也包括其他與監督檢查事項有關的單位或者個人。這里所稱海域使用的有關文件和資料,是指與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有關的海域使用的文件和資料,包括海域使用權證書、海域使用批準文件、海域使用金繳納證明,以及其他有關的文件和資料。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不得隨意擴大檢查范圍和隨意要求出示與監督檢查無關的文件和資料,特別是涉及有關單位的商業或技術秘密的文件和資料。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調取有關文件和資料時,應當以原始憑證為據,調取原始憑證有困難的,可以復制,但復制件應當注明“經確認與原件無誤”的字樣,并由出具該文件、資料的單位或者個人簽名或者蓋章。
(二)要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就海域使用的有關問題作出說明。這是保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查清違法事實,獲取證人證言的重要手段。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行使該項詢問權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如實說明情況,不得拒絕或作與事實不符的虛假陳述。這里所稱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也是指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監督檢查的事項有關的單位或者個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不得隨意擴大被詢問對象的范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行使詢問權時,應當按照法定程序進行。詢問時,海域使用管理監督檢查人員一般不得少于二人;詢問證人應當個別進行,并告之被詢問對象虛假陳述應承擔的法律后果。詢問應當制作筆錄,并經被詢問人核對無誤。詢問人與被詢問人均應在詢問筆錄上簽名或者蓋章。被詢問人拒絕簽名、蓋章的,應當在詢問筆錄上注明。
(三)進入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非法占用的海域現場進行勘查。這是保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直接獲取非法占用海域的勘查資料的重要手段。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行使該項勘查權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應當配合并提供便利條件,不得拒絕或者阻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行使勘查權時,應當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必要時,可以指派或者聘請具有勘查專門知識的人員,在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主持下進行勘查,勘測結果應當制作勘查報告,由參加勘查的人員在勘查報告上簽名或者蓋章。
(四)責令非法占用海域的單位或者個人停止正在進行的違反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這是保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有效實施監督檢查權的重要手段,也是及時阻止違法行為,保護海域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合法權益的有力措施。這里所稱非法占用海域,主要是指違反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規的規定,未經合法批準占用海域的行為。非法占用海域嚴重破壞國家海域使用管理秩序,侵犯海域所有權人、使用權人的合法權益,必須查處。在查處過程中,為了盡可能減少被非法占用海域的單位或者個人的損失,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非法占用海域的單位或者個人停止違反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是非常必要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在作出責令停止違反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規行為的決定時,要確實掌握被責令的單位或者個人非法占用海域的事實。
二、本條規定的四項措施都是強制性措施,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必須遵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可以根據需要采用這些措施。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采用這些措施時,必須符合法律規定,不得隨意擴大適用范圍,不得超越法律賦予的權限,采用法律不允許采用的強制措施。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組織法》的決定(1983)
198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199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哈薩克斯坦共和國關于中哈國界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1998-11-04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1修訂)
2001-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2003年中央決算的決議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拉脫維亞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條約》的決定
2005-07-0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0-07-08臺灣省出席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協商選舉方案
1997-05-09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少數民族代表名額分配方案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辦法(2017修訂)
2017-03-01學校體育工作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農田水利條例
2016-05-17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
2015-01-05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4-02-19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修改《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中央預算單位2013-2014年政府集中采購目錄及標準的通知
2012-12-19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
2012-09-05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定
2012-06-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的通知
2010-10-18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國務院令第567號)全文
2009-11-2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0-01-06全民健身條例
2009-08-30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要職責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009-03-02國務院關于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
2008-01-03國務院關于試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意見
2007-09-08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
2007-07-1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立國務院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部際聯席會議制度的通知
2007-04-18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辦公室關于2007年糾風工作實施意見的通知
2007-05-02國務院關于新公私合營企業工資改革中若干問題的規定
195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