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條 未經批準或者未按照規定的時間、區域和采挖方式在草原上進行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動的,由縣級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恢復植被,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可以并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并處二萬元以下的罰款;給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釋義】本條是關于違反本法規定在草原上進行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動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本條是這次修改草原法時改動比較大的條款。原草原法把對違法在草原上采土的行為與違法在草原上砍挖固沙植物和其他野生植物的行為合在一起規定了相同的處罰。這次修改草原法將對這幾種違法行為的處罰區分開來,并同時增加了對違反規定在草原上采砂、采石行為的處罰,增強了對上述違法行為處罰的力度。
二、本條是對違反本法第五十條規定的法律責任。第五十條規定:“在草原上從事采土、采砂、采石等作業活動,應當報縣級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批準;開采礦產資源的,并應當依法辦理有關手續。”“經批準在草原上從事本條第一款所列活動的,應當在規定的時間、區域內,按照準許的采挖方式作業,并采取保護草原植被的措施。”“在他人使用的草原上從事本條第一款所列活動的,還應當事先征得草原使用者的同意。”本條規定的違法行為包括:一是未經批準在草原上進行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動的;二是未按照規定的時間、區域和采挖方式在草原上進行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動的。前一種情況限制的是未經批準擅自在草原上進行采土、采砂、采石等行為;后一種情況限制的是沒有在批準的時間、批準的區域和批準的采挖方式在草原上進行采土、采砂、采石等行為。如果進行了本條規定的上述違法行為中的任意一種,即構成違法,就應當承擔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
三、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包括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
(一)行政責任
本條規定的行政責任包括:
1.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即縣級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在行政執法中,發現并確認違法行為人有未經批準或者未按照規定的時間、區域和采挖方式在草原上進行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動后,責令違法行為人停止正在進行的違法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動。
2.限期恢復植被。即由縣級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責令違法行為人在一定期限內采取措施,恢復被其破壞的植被。違法行為人在接到限期恢復植被的處罰通知后,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采取措施,使遭到破壞的草原植被恢復起來。
3.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即由縣級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沒收違法行為人的非法財物,包括非法采挖的土、砂或石,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實施上述行政處罰的前提是有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沒有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的,就不必給予上述行政處罰。同時,沒收非法財物和違法所得并不影響執法機關要求違法行為人承擔本條規定的其他行政法律責任。按照行政處罰法的規定,執法機關依法沒收的非法財物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公開拍賣或者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沒收非法財物拍賣的款項和沒收的違法所得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
4.罰款。即由縣級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強制未經批準或者未按照規定的時間、區域和采挖方式在草原上進行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動的違法行為人交納一定數量的錢款,對其處以經濟上的制裁。需要注意的是:首先,本條規定的罰款的行政處罰是一種“并處”的行政處罰,不是一項單獨實施的行政處罰,即罰款的行政處罰是與本條規定的以上三種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相聯系的,即執法機關在對違法行為人處以以上三種處罰時,可以同時對其處以罰款;其次,本條規定的行政處罰是一種“可以并處”的行政處罰,即執法機關在對違法行為人實施以上三種處罰時,可以同時對違法行為人實施罰款的處罰,也可以不對其實施罰款的處罰。是否對違法行為人處以罰款,由執法機關,即縣級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違法行為情節輕重以及造成的后果嚴重與否來決定。本條規定的罰款的處罰標準是,如果違法行為人有違法所得的,執法機關可以處以其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的罰款,即對有違法所得的違法行為人處以罰款時,罰款最低為違法所得的一倍,最高不超過違法所得的兩倍;如果違法行為人沒有違法所得的,可以處以其二萬元以下的罰款,即對沒有違法所得的違法行為人處以罰款時,罰款的最高限額是兩萬元。按照行政處罰法的規定,罰款必須全部上繳國庫,任何行政機關或者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私分或者變相私分。
(二)民事責任
按照本條規定,對未經批準或者未按照規定的時間、區域和采挖方式在草原上進行采土、采砂、采石等活動給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承擔本條規定的民事損害賠償責任,一般應當具備以下條件:一是行為人實施了未經批準或者未按照規定的時間、區域和采挖方式在草原上進行采土、采砂、采石等違法行為;二是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受到了實際損失;三是行為人的違法行為與給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的損失之間有因果關系。
損害賠償責任可以由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以調解的方式要求違法行為人承擔,受害人也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判決違法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違法行為人承擔損害賠償責任以其違法行為給草原所有者或者使用者造成的實際損失為限。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10第二次修正)
2010-02-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納米比亞共和國引渡條約》的決定
2007-04-27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檢察署暫行組織條例[失效]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禁止或限制使用某些可被認為具有過分傷害力或濫殺濫傷作用的常規武器公約>所附的“禁止或限制使用地雷、誘殺裝置和其他裝置的修正議定書”》的決定
2002-04-28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關于對礦山企業審批和發證程序問題的答復
1993-05-24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批準設立重慶直轄市的決定
1997-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的幾個問題的解釋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制止向恐怖主義提供資助的國際公約》的決定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實施條例(2014修訂)
2014-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實施條例(2017)
2017-05-28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登記管理條例(2018修正)
2018-09-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湖南望城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關于外商參與打撈中國沿海水域沉船沉物管理辦法(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中華人民共和國房產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12-26國務院關于表彰全國“兩基”工作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
2012-09-0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中長期動物疫病防治規劃(2012—2020年)的通知
2012-05-2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人民銀行、監察部等部門關于規范商業預付卡管理意見的通知
2011-05-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地方政府性債務審計工作的通知
2011-02-1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泰安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1-01-28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成立減輕企業負擔專項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
2010-06-11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國務院關于設立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的通知
2010-02-0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
2010-01-21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條例
2009-09-09國務院關于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2009-04-21國務院關于淮河流域防洪規劃的批復
2009-03-26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
2008-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