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條】
第十條 對在義務教育實施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按照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
【釋義】
本條是關于獎勵的規定。
獎罰分明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獎勵不僅能夠鼓勵先進、弘揚正氣,而且能對平庸者產生激勵,對落后者進行鞭策。獎勵與處罰并舉在我國很多法律中都有體現。教育法第13條規定:“國家對發展教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和個人,給予獎勵。”
理解本條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獎勵的對象是社會組織和個人。在義務教育領域中,國家、學校、社會和家庭都承擔著相應的責任,都是責任主體,都涉及獎懲的問題。我國1996年《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表彰獎勵辦法》規定,對實現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掃除青壯年文盲規劃目標,工作成績突出,符合條件的省、自治區、直轄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予以表彰獎勵。雖然對行政機關也有表彰獎勵的規定,但行政機關很顯然不是本條規定的獎勵對象。家庭承載著教育子女的社會責任,其保證適齡兒童、少年完成義務教育是自然義務,一般也沒有先進后進之分,因此家庭也不屬于本條規定的獎勵對象。
本條所規定的表彰獎勵的社會組織和個人主要是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團體、居民組織及相應個人(如企事業單位負責人、教師等)。
第二,獎勵的條件是做出突出貢獻。我國目前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決定了由政府一家包辦義務教育不現實,除了由政府積極實施義務教育外,還需要社會的協助。從義務教育的特點看,要更好地實施義務教育,還必須要得到學校和教師的積極配合。修訂后的義務教育法對社會、學校等在義務教育階段的義務職責作了比較明確的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處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勞改犯和勞教人員的決定[失效]
1981-06-10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95修正)
1995-0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2002年6月7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的決定
2006-12-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完善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決定
2004-08-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1970-01-0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
1991-12-29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關于授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審議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葡萄牙共和國政府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的決定
1987-04-11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決定(1996修正本)
1996-03-17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
199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國中央銀行財產司法強制措施豁免法
2005-10-25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
2006-03-25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
2019-05-28吉林省地方志工作條例(2019修正)
2019-05-30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實施條例
2018-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印花稅暫行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世界文化遺產申報工作規程(試行)
2013-08-28國務院關于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和國務院第一次全體會議精神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
2013-03-28國務院關于上海市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開發開放有關政策的批復
2012-06-27國務院關于印發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
2011-12-30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
2011-03-2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的意見
2011-03-20關于開展土地治理項目專題調研工作的通知
2010-08-02國務院關于做好玉樹地震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0-05-24政府參事工作條例
2009-11-02全民健身條例
2009-08-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同意成立廣州2010年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組委會的復函
2009-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