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條 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
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禁止基于殘疾的歧視。禁止侮辱、侵害殘疾人。禁止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貶低損害殘疾人人格。
【釋義】
本條是關于殘疾人權利保護的規定。
(一)殘疾人享有平等權
平等權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不受任何差別對待,要求同等保護的權利。平等權是首要的和基本的人權。作為《世界人權憲章》的三個組成部分的《世界人權宣言》、《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和《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都對平等權作了明確規定。《殘疾人權利公約》也規定:“締約國確認,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權不受任何歧視地享有法律給予的平等保護和平等權益。”我國憲法第三十三條第二款也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即我國公民不分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社會地位、政治面目、財產狀況等,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所賦予的權利和自由,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所規定的義務。
本法進一步明確了殘疾人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權利。殘疾人享有平等權的特點是:(1)平等權的主體是公民。殘疾人作為公民,理應與其他公民地位平等。(2)殘疾人享有的平等權是充分的。其涵蓋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各個方面。(3)殘疾人有權要求國家平等的保護,國家有義務無差別地保護每一個殘疾人的平等地位。
(二)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公民權利是指公民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和家庭生活等方面所享有的權利。我國憲法對公民權利作出了規定。如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勞動的權利和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者有休息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
人格尊嚴是指人作為人的主體地位不受侵犯,禁止非人待遇,不能貶低人的尊嚴,不得對任何人包括被剝奪自由的人施加侮辱性的對待和懲罰。我國憲法第三十八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對公民進行侮辱、誹謗和誣告陷害。”
本法進一步明確了殘疾人的公民權利和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
(三)反歧視原則
反歧視原則的基本內容是:禁止基于殘疾的歧視。禁止侮辱、侵害殘疾人。禁止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貶低損害殘疾人人格。
關于基于殘疾的歧視的規定,是本次殘疾人保障法修訂過程中的重點問題。原法中只規定了“禁止歧視、侮辱、侵害殘疾人”,一些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和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建議增加規定“禁止基于殘疾的歧視”,我們吸收了這一意見。作出這一修改的主要理由是:禁止基于殘疾的歧視的內涵比禁止歧視殘疾人的內涵更加豐富。我國政府已簽署的《殘疾人權利公約》中明確規定,締約國應當禁止一切基于殘疾的歧視,保證殘疾人獲得平等和有效的法律保護,使其不受基于任何原因的歧視。“基于殘疾的歧視”是指基于殘疾而作出的任何區別、排斥或限制,其目的或效果是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領域,損害或取消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對一切人權和基本自由的認可、享有或行使。基于殘疾的歧視包括一切形式的歧視,包括拒絕提供合理便利。“合理便利”是指根據具體需要,在不造成過度或不當負擔的情況下,進行必要和適當的修改和調整,以確保殘疾人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享有或行使一切人權和基本自由。根據以上規定可以看出,基于殘疾的歧視包括了一切形式的歧視,不限于教育、就業等歧視,還包括拒絕為殘疾人提供合理便利等不作為情形;此外,現實生活中,歧視的對象除了殘疾人以外,還包括與殘疾人有聯系的人或組織,如殘疾人的配偶、殘疾人的親屬、殘疾人的照料者、殘疾人的同事、殘疾人的工作單位、殘疾人供養和托養機構、殘疾人組織等,對上述對象的歧視都要禁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磊律師于2009年進入到山東濟寧某人民法院工作,后辭職進入山東暢通律師事務所工作,多年的法院工作經歷和律師生涯使其具有豐富的實務經驗,現為濟寧律師協會會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員,具有法律職業證書(A證)和專職律師執業證。張磊律師具備豐富的辦案經驗和扎實的專業功底,始終以“勤勉盡責,精益求精”、“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作為辦案的基本原則,承辦過多起案件,使眾多當事人的利益得到切實迅速的填補和維護。擅長領域:刑事辯護、合同糾紛、損害賠償糾紛、婚姻家庭糾紛、企業法律顧問等訴訟、非訴訟業務。咨詢電話:13953786995?E-mail:zl_lawyer6@163.com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14年修正)
2014-08-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的決定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修正案
2010-08-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07-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2001修訂)
2001-06-30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決定
2002-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09-02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
1984-09-20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失效)
1991-04-0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1996-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殘疾人教育條例(2017修訂)
2017-02-01殘疾預防和殘疾人康復條例
2017-02-07直銷管理條例
2005-08-10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旅行社條例
2009-02-20中國公民往來臺灣地區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
2015-06-14自由貿易試驗區外商投資國家安全審查試行辦法
2015-04-20國務院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
1970-01-01鐵路安全管理條例
1970-01-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澇設施建設工作的通知
2013-03-25國務院關于海南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的批復
2012-11-01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知識產權局等部門關于加強戰略性新興產業知識產權工作若干意見的通知
201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同意將廣東省中山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11-03-12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決定
2010-12-20證券公司信息隔離墻制度指引
2010-12-2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孤兒保障工作的意見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