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條 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殘疾人組織投訴,殘疾人組織應當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有權要求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查處。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依法查處,并予以答復。
殘疾人組織對殘疾人通過訴訟維護其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應當給予支持。
殘疾人組織對侵害特定殘疾人群體利益的行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釋義】
本條是關于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殘疾人組織投訴,以及殘疾人組織在維權方面的責任的規定。
(一)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殘疾人組織投訴
這里的“殘疾人組織”是指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及其地方組織,以及其他殘疾人民間組織。中國殘聯是經國務院批準和國家法律確認的將殘疾人自身代表組織、社會福利團體和事業管理機構融為一體的殘疾人事業團體,其主要職能是代表殘疾人共同利益,維護殘疾人合法權益,團結教育殘疾人,為殘疾人服務。截至2006年底,全國省、市、縣、鄉四級殘聯共有43?981個,社區(村)殘疾人協會總數達431?371個。另外,殘疾人民間組織近年來有了一定發展。有作為社團登記的,有作為民間非企業組織登記的,有作為企業在工商部門登記,還有一部分未經登記。
殘疾人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各級組織,及其他殘疾人組織進行投訴,以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二)殘疾人組織在維權方面的責任
殘疾人組織在維護殘疾人權益方面,承擔了重要的責任,包括:
1?殘疾人組織有權就殘疾人權益受侵害行為要求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查處
應當說,維護殘疾人權益的責任主要由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來承擔。殘聯等殘疾人組織作為社會團體,在維護殘疾人權益方面,它的角色是協助和配合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工作。所以,對受害殘疾人的投訴,殘聯等殘疾人組織要積極向政府有關部門、單位反映,要求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查處。
2?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依法查處,并予以答復
對于殘疾人組織所反映的情況和予以查處的要求,有關部門或者單位應當認真對待,并依法予以調查處理,絕不能推諉、拖延、壓制,不予查處。關于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對維護殘疾人權益方面的職責,本法是有明確規定的,包括:“各級人民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密切聯系殘疾人,吸取殘疾人的意見,按照各自的職責,做好殘疾人工作。”“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和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應當做好所屬范圍內的殘疾人工作。”因此,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各自的職責,不僅要認真查處有關違反殘疾人保障法,侵害殘疾人合法權益的違法行為,還要將最后處理的結果向反映情況的殘疾人組織予以答復。
3?殘疾人組織對殘疾人通過訴訟維護其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應當給予支持
目前,在保障殘疾人權益方面,我國已基本形成了以各級人民政府為主導,司法機關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殘疾人組織積極發揮作用的社會化工作格局。在這一格局中,各級殘聯組織以其自身的特點和優勢,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許多地方的殘聯組織與司法、民政、公安部門、法院、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以及高校等單位合作,支持受害殘疾人進行維權訴訟。對于殘疾人通過訴訟維護其合法權益需要幫助的,殘疾人組織應當通過各種方式給予支持。
4?殘疾人組織對侵害特定殘疾人群體利益的行為,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對侵害特定殘疾人群體利益的行為,殘疾人聯合會等殘疾人組織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查處。這里的“侵害特定殘疾人群體利益的行為”是指貶低損害殘疾人群體的人格尊嚴的行為,如宣傳媒體、廣告和文藝作品中出現的有損殘疾人人格和群體利益的作品等。對于發生的此類違法行為,殘聯可以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揭露、批評,并有權要求有關部門依法查處。
應當指出的是,本條規定的是對殘疾人權益受侵害的一個救助措施。所謂救助措施是指對受害殘疾人權利救濟的渠道和有關方面對受害殘疾人予以救助的職責。救護措施與法律責任在保障殘疾人權益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一是,救助措施從時間上側重于對殘疾人權益進行事先、事中的維護,使他們在遇到侵權行為時能夠獲得及時的救助,避免受到更大的傷害。而法律責任則側重于一種事后救濟,因為對違法者追究法律責任需要一個時間過程,有關部門、司法機關需要經過法定的程序來調查處理。所以單靠法律責任有時不能及時對受害的殘疾人予以幫助;二是,從針對的對象上說,救助措施直接針對的是權益受侵害的殘疾人。而法律責任則針對的是侵權人,是通過對侵權人追究法律責任的方式,來打擊和制裁各種侵害殘疾人權益的違法行為。總之,救助措施和法律責任二者在維護殘疾人權益方面是各有側重,互為補充,構成了一個有效維護殘疾人權益的全過程和整體網絡。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2019修正)
2019-04-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務院2019年立法工作計劃的通知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
2008-08-29中華人民共和國締結條約程序法
1990-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1978年文本)》的決定
1998-08-29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準予就業最低年齡公約》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2001修訂)
2001-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2002修訂)
2002-12-28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于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的決定
2005-04-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授權國務院在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方面可以制定暫行的規定或者條例的決定
1985-04-10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1993-10-31澳門特別行政區司法機關具體產生辦法
1999-07-0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決定(2009第二次修訂)
1999-08-30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
2001-04-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律師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1-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商品檢驗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2-04-28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四)
2002-12-28音像制品管理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志愿服務條例
2017-08-22植物檢疫條例(2017修正)
2017-10-17物業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國務院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
2013-08-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23國務院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決定
2013-01-3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對口幫扶貴州工作的指導意見
2013-02-04教育督導條例
2012-09-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2010-07-16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
2010-07-05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2010年5月4日)
2010-05-04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條例
2009-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