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條 康復工作應當從實際出發,將現代康復技術與我國傳統康復技術相結合;以社區康復為基礎,康復機構為骨干,殘疾人家庭為依托;以實用、易行、受益廣的康復內容為重點,優先開展殘疾兒童搶救性治療和康復;發展符合康復要求的科學技術,鼓勵自主創新,加強康復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為殘疾人提供有效的康復服務。
【釋義】
本條是關于康復工作指導原則的規定。
殘疾人的康復工作包括下列內容:殘疾的及早發現、診斷和處理;進行必要的醫療護理;提供社會、心理和其他方面的咨詢和協助;對殘疾人進行自理訓練;為殘疾人提供康復器械、輔助器具;為殘疾人提供專門教育服務;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訓練,等等。開展殘疾人康復工作必須堅持一定的原則、方法、方向。我國殘疾人康復工作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各地殘疾人康復工作發展不平衡,滯后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水平。只有以正確的方針為指導,有重點、有計劃地開展殘疾人康復工作,才能推動我國的殘疾人康復事業快速、健康發展。
對殘疾人進行康復治療,必須靈活運用各種康復技術,堅持現代康復技術與傳統康復技術相結合。所謂現代康復技術是指采用現代科技手段對殘疾人進行恢復治療的康復技術。例如,電動假肢、電子耳蝸、人工晶體植入、人工喉、電療、透熱治療、光療技術等。而傳統康復技術,則指采用針灸、推拿按摩、氣功、導引、中藥、食療等傳統治療方法對殘疾人進行恢復治療的康復技術。
康復的基本途徑有社區康復、機構康復、家庭康復。社區康復是以社區里的康復站點為基礎開展殘疾人康復的一項工作。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國際勞工組織聯合發表了一份關于社區康復的意見書,對社區康復做了如下解釋:“社區康復是屬于社區發展范疇內的一項戰略性計劃,其目的是促進所有殘疾人得到康復服務,以實現機會均等、充分參與社會生活的目標。社區康復的實施,要依靠殘疾人及其親友、所在社區以及衛生、教育、勞動就業和社會保障等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我國的社區康復要從社會經濟發展和殘疾人康復需求的實際情況出發,在政府領導下,采取社會化工作方式,將社區康復工作融于社區建設規劃,納入相關部門業務范疇,充分調動社區內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物力、財力、文化等資源,以街道、鄉鎮為實施平臺,為殘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康復醫療、訓練指導、心理支持、知識普及、用品用具以及康復咨詢、轉介、信息等多種服務。
機構康復是指康復機構利用先進的設備和較高的專業技術,對殘疾人開展身體功能、心理疏導、社會適應等多方面的康復。康復機構包括醫療機構里的殘疾人康復科室、殘疾人康復中心、康復所等。這些康復機構可以為殘疾人提供醫療、教育訓練和職業培訓等多種服務,是進行康復技術指導、開展人才培訓、進行康復科學技術研究的骨干。其中,各級殘聯舉辦的殘疾人康復中心是開展殘疾人康復工作的重要力量,是為殘疾人提供康復醫療、教育、職業、社會等康復服務的綜合性康復機構和技術資源中心,承擔著康復訓練與服務、康復技術人才培養、社區康復服務指導、康復信息咨詢服務、康復知識宣傳普及、康復研究和殘疾預防等工作。殘疾人康復中心是公益性事業單位,按照建設規模、人員配置、業務部門設置和技術水平分為一、二、三級。《中國殘疾人事業“十一五”發展綱要》提出要積極推進殘疾人康復服務專門機構建設,完善省、市(地)康復中心功能和條件。今后要充分發揮殘疾人康復中心在殘疾人康復事業中的作用,指導和規范殘疾人康復中心的建設發展,不斷完善康復服務功能,滿足廣大殘疾人日益增長的康復需求。
開展殘疾人康復工作還必須依靠殘疾人家庭成員的力量。要調動殘疾人親友的積極性,對殘疾人進行生活自理、認知能力、語言交流、簡單勞動技能、社會適應能力等訓練。
要集中各種社會力量投入到殘疾人康復事業中,必須做到以社區康復為基礎,康復機構為骨干,殘疾人家庭為依托,因地制宜地開展殘疾人康復工作。
發展符合康復要求的科學技術,加強康復新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應用,對殘疾人康復事業具有重要意義。要從我國國情和實際需要出發,以解決殘疾人迫切需求為目標,開展以高新技術為核心的康復工程技術研究、產品開發以及應用示范。通過科技創新和技術集成,實施重點科技助殘項目,開發適宜的科技產品,推動我國殘疾人事業的全面發展。開展針對殘疾人的康復訓練及治療設備(例如電子耳蝸、聽覺語言康復訓練、聾兒康復多媒體課件編輯平臺及其矯治系統以及康復醫療機器人等),殘疾人的功能檢測和康復評定(例如肢體殘疾人士的運動功能分析、腦功能可塑性研究、泌尿系易患重大疾病的評定及分類標準等)的研發。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葡萄牙共和國關于刑事司法協助的協定》的決定
2006-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96修正)
1996-05-1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陸地邊界條約》的決定
2000-04-29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
2001-0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企業法》的決定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
2002-12-28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死刑案件核準問題的決定
1981-06-10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國務院提出的由財政部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資本金的決議
1998-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
2001-10-27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2016修訂)
2016-02-06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2016修訂)
2016-02-06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國務院關于修改《行政法規制定程序條例》的決定
2018-01-16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2017年修正)
2017-08-01農藥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16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法人登記管理條例施行細則(2014年修訂)
2014-02-20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
1970-01-01國務院關于深化流通體制改革加快流通產業發展的意見
2012-08-0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2年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要點的通知
2012-05-15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食品安全重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3-15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0-05-07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
2009-09-17國務院關于進一步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的若干意見
2009-07-05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09-05-07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工作的意見
2009-04-10國務院關于同意將江蘇省南通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批復
2009-01-02森林防火條例(2008修訂)
2008-12-0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
2008-10-12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加強農業基礎建設進一步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若干意見
2007-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