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為是公民、法人確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合法行為。民事法律行為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實;(三)不違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取書面、口頭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使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法處理。民事法律行為自成立之日起具有法律約束力。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或者依法,行為人不得變更或者解除合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五十八條的有關規定,下列民事行為無效:(一)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民事行為。間歇性精神病人的民事行為能夠證明在發病期間實施的,視為無效。行為人在無意識狀態下的民事行為,應當認定為無效。(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依法獨立實施;(三)一方以欺詐、脅迫或者利用他人危險的手段違背真實意思的。如果一方故意將虛假信息告知另一方,或者故意隱瞞真實信息,誘使另一方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可以認定為欺詐。脅迫對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造成損害的,或者對法人的榮譽、名譽、財產造成損害的,可以認定為脅迫。如果一方利用對方的危機謀取不正當利益,迫使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意思表示,從而嚴重損害對方利益的,可視為乘人之危。(4) 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5) 違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的。附條件民事行為所附條件違法或者不可能發生的,該民事行為視為無效。依法必須親自履行或者經雙方同意必須親自履行的民事行為,不親自履行的,視為無效。(6) 以法律形式掩蓋非法目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的法律后果是什么?無效民事行為從一開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民事行為部分無效,不影響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繼續有效。民事行為確認無效后,當事人取得的財產應當返還給受損失的一方。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的損失。雙方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責任。當事人雙方惡意串通實施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民事行為的,應當追回雙方取得的財產,包括已經取得或者約定取得的財產,并返還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土地使用權以租代賣是否違法
2021-03-14自媒體配圖侵權怎么處理
2021-03-04公司董事辭職需哪些程序
2020-12-21欠條過期了還有法律效力嗎
2020-12-05事實收養關系的認定
2020-11-28車禍二級傷殘最多賠償多少錢
2020-12-04不交物業費違法嗎及有什么后果
2021-03-12室內設計和施工哪個更好
2021-02-25試用期領導不同意離職怎么辦
2020-12-07拖欠工資如何認定為債務
2021-03-23定期壽險購買需要注意什么
2020-12-27不幸遭遇交通事故,受害人采取哪種方式索要賠償更有利
2021-02-23保證保險合同與保證擔保合同有哪些區別
2021-01-01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保險合同解除權的分類
2020-12-16原告張某訴某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
2021-01-17失地保險一次性繳費標準
2021-01-03交通事故法院判決后保險公司會提起上訴嗎
2021-03-11保險費的實質是什么
2021-02-18土地承包經營權能否繼承及相關法律規定
20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