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出資繼承過程中股東資格的認定:(1)出資繼承的法律地位。
投資者認購或取得本公司出資或投資份額主要包括原始出資和連續出資兩種方式。其中,法定連續出資作為連續出資之一,是指因發生繼承、遺贈等特定法律事實,無償接受公司出資或投資份額的行為。雖然連續出資與轉讓出資屬于同一種不同主體之間轉讓出資份額的法律行為,但由于基本法律事實的不同,其具體適用規則也會有所不同。因此,為了區分二者,法國《商業公司法》一般將出資轉讓行為稱為“讓渡”,具體是指“兩個活人以特定方式進行的活動”;而法定繼承方式稱為“轉讓”,指“基于部分或全部遺產的活動”。[1] 筆者認為,基于以上對法定繼承特征的分析,將其稱為出資繼承更為恰當。
對于已故股東在原公司的出資是否可以繼承的問題,從國外立法的角度來看,大多持認可態度。例如,法國《商業公司法》第44條規定,“公司股份在夫妻之間以繼承或清算共同財產的方式自由轉讓,在夫妻之間以及直系上親、直系下親之間自由轉讓”。德國《有限責任公司法》第15條第(1)款也規定“股份可以轉讓和繼承”。《意大利民法典》第五章“公司法”第2469條于2002年進行了重大修訂,并于2004年1月1日生效,該條還規定:“除非設立文件中另有規定,否則”(股權轉讓),股權參與可以在生者之間自由轉讓,也可以在死后繼承。”
由于出資繼承是一種跨部門的法律,除了研究公司法外,還需要從繼承法的角度進行分析,以確保立法設計的最終規則不會偏向任何部門法。回顧繼承法的歷史,不難發現,各國的繼承制度都經歷了一個從身份、財產混合繼承到財產繼承的發展過程;作為繼承客體的繼承范圍的演變也經歷了繼承權衰落的過程身份權與產權擴張。[3] 現代法上的繼承,是指將死者遺贈的財產依法轉讓給他人的法律現象或法律制度。因此,繼承是財產轉移的重要方式。我國《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留下的個人合法財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三條,“公民可以繼承的其他合法財產,包括有價證券和作為標的物履行財產的債權。”作為有限責任公司原股東的出資形式,出資證明書(又稱股權證)本質上是一種能夠取得利益分配的憑證,因此它具有證券的性質,因此可以繼承,這是不爭的事實。(2) 理論爭議:出資繼承與資格取得的關系。但是,對于因繼承行為而繼承已故股東出資份額的法律性質,目前還沒有明確的認識。爭議的焦點是:繼承人繼承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份額是否意味著他自然繼承了已故股東的身份?然而,學者們的爭論主要有兩種:贊成和反對。前者認為,從理論上講,繼承人可以根據其繼承的投資份額成為公司股東。由于《公司法》禁止出資股東在公司登記后抽回出資,為保護有限責任公司及其繼承人的利益,法律還應允許繼承人取得股東身份。后者強調有限責任公司具有很強的人性。繼承人要成為股東,必須征得其他股東的同意。否則,繼承人在出生前不能取得繼承人所享有的股東地位,因此不能成為公司股東。從成因分析可以看出,兩起糾紛的主要立足點在于對出資繼承與股東資格取得關系的不同定位。此外,更重要的是,它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對股權性質的界定。有鑒于此,筆者試圖從繼承與公平性的基本理論出發,對其進行較為詳細的分析和推論。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內鏡手術出事故保險公司最高賠20萬
2021-03-02非法雇傭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0-12-04撫養費是否包括教育費
2020-11-24事實婚姻受法律保護嗎
2021-02-23車禍后賠償流程
2021-03-26交叉要約能否直接成立合同
2021-01-10買家不想和賣家解除合同補齊材料可以嗎
2021-01-18法律中規定的合同保全措施有哪些
2021-01-27房地產評估的原則
2020-11-30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企業勞務外包如何進行
2020-12-17干15天辭職有工資嗎
2020-11-12拼裝的汽車發生交通事故由誰賠償
2021-02-07交通事故保險公司賠償完家屬還要錢怎么辦
2021-01-23綜合意外險保障范圍是什么
2020-11-18團體意外險和個人意外險有什么區別
2021-03-14意外保險理賠范圍包不包括猝死
2021-02-25非直系親屬關系可以買保險嗎
2021-02-12開車身亡保險賠嗎
2020-12-26江蘇通州最低職工保險,職工自己需繳多少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