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宋某是某建筑公司職工。2001年該公司采取通過經營者融資收購與職工持股計劃相結合的方式,在妥善安置企業職工、承擔企業全部債權債務的基礎上組建有限責任公司。宋某按公司改制方案一次性領取安置費,與公司解除勞動關系,自謀職業。同時,宋某向公司提出:因1962年因工受傷,傷殘等級8級,請求給予適當補償。公司以本人自愿申請領取安置費解除勞動關系和改制的相關文件中未涉及工傷補償問題為由拒付。為此,宋某向主管部門和相關單位要求公正處理,但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無奈,宋某以該公司為被訴人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請求,要求按工傷的相關文件給予適當的補償。宋某認為:企業在改制過程中沒有考慮因工傷殘職工的實際情況,而與身體健康的職工等同的標準領取安置費,不合理也不合法,侵害了因工傷殘職工的合法權益。而建筑公司堅持說:有關企業改制的文件中,沒有涉及工傷職工如何處理,故應該理解為與其他職工同等對待,除領取安置費外,不應有其他任何補償。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經過調查取證,調解未果,依法裁決該公司除安置費外,向宋某一次性支付適當的醫療補助費。
「評析」
《勞動法》實施后,原勞動部發布了《企業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省、市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也先后出臺了相關的規章和文件,為有效維護因工致殘職工的合法權益提供了法律依據。企業中因工致殘職工是特殊群體,一般情況下企業是不能與其解除勞動關系的。如果本人書面申請、企業同意解除勞動關系,則應根據傷殘等級,享受相關的待遇。由于企業產權制度改革,使一個經營正常的集體所有制企業改為股份制企業,允許一部分在職職工領取安置費解除勞動關系,因致殘職工也選擇"走"與"留"的權利。宋某經過權衡利弊,選擇了申請領取安置費與該公司解除勞動關系,并得到公司認同,所領取的安置費可視為傷殘就業補助金。按有關文件規定,宋某作為8級傷殘職工還應領取適當數額的醫療補助金。如果該公司僅僅因為改制文件中除了安置費外未涉及其他費用而拒絕支付工傷的相關補償,有失公平。不僅侵害了因工傷殘職工的合法權益,也不利于企業改制的順利進行,不利于社會穩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質押合同何時生效
2021-02-10公司破產的清償順序是怎樣的呢
2020-12-22小學生課間打架學校有責任嗎
2021-02-06勞動合同的終止在多久辦理社保轉移手續
2020-11-09國內貨物運輸保險的保險貨物范圍
2021-03-09保險公司是怎么設立的
2021-01-14代理人錯簽保單怎么辦
2021-01-29無證駕駛車輛肇事,保險公司能否免責?
2021-02-19投保人在投保時要保護自己的利益應該如何處理呢
2020-11-12公眾責任險條款
2020-12-24保險受益權的前沿案例問題研究
2020-11-10責任限額與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的聯系
2021-03-16保險合同中有些條款經常被使用,您熟悉嗎?
2020-12-19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是什么
2021-02-17費差益
2020-11-29更約權
2021-02-07土地承包經營權繼承是什么意思
2021-02-22模擬拆遷是合法的嗎
2021-02-27公租房拆遷怎么補償,拆遷補償款如何確定
2020-12-20在征地拆遷過程中,一書四方案有什么意義
2021-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