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能延遲工作時間的情形有哪些
《勞動法》第41條規定,用人單位由于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以后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超過一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情況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三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三十六小時。
《勞動法》第42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延長工作時間不受本法第41條規定的限制:
①發生自然災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威脅勞動者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需要緊急處理的;
②生產設備、交通運輸線路、公眾設施發生故障,影響公眾利益,必須及時搶修的;
③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有上述情況之一的,可以延長工作時間而不受限制,但是,在應按規定付加班費。在這些規定之外,不經過員工同意任意延長工作,是違反《勞動法》規定的行為,要承擔勞動法上的責任。
延長工作時間是指勞動者根據法律、法規和行政命令的要求,在法定節假日和公休假日進行額外工作(即加班),以及超過政黨工作日進行工作(即加點)。《勞動法》第41條、第43條對延長工作時間作了限制性規定。1994年2月國務院頒布的《關于職工工作時間的規定》第6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延長職工工作時間。因特殊情況和緊急任務確需延長工作時間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相關知識:
勞動關系的具體特征
一、勞動是一種結合關系
因為從勞動關系的主體上說,當事人一方固定為勞動力所有者和支出者,稱為勞動者;另一方固定為生產資料所有者和勞動力使用者,稱用人單位(或雇主)。勞動關系的本質是強調勞動者將其所有的勞動力與用人單位的生產資料相結合。這種結合關系從用人單位的角度觀察就是對勞動力的使用,將勞動者提供的勞動力作為一種生產要素納入其生產過程。在勞動關系中,勞動力始終作為一種生產要素而存在,而非產品。這是勞動關系區別于勞務關系的本質特征,后者勞動者所有的勞動力往往是作為一種勞務產品而輸出,體現的是一種買賣關系或者加工承攬關系等。
二、從屬性的勞動組織關系
勞動關系一旦形成,勞動關系的一方———勞動者,要成為另一方———所在用人單位的成員。所以,雖然雙方的勞動關系是建立在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基礎上,但勞動關系建立后,雙方在職責上則具有了從屬關系。用人單位作為勞動力使用者,要安排勞動者在組織內和生產資料結合;而勞動者則要通過運用自身的勞動能力,完成用人單位交給的各項生產任務,并遵守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這種從屬性的勞動組織關系具有很強的隸屬性質,即成為一種隸屬主體間的指揮和服從為特征的管理關系。而勞務關系的當事人雙方則是無組織從屬性。
綜上所述,用人單位可以延長工作時間的情形有四種,兩類。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協商延長工作時間,用人單位也可以在法定情形下直接決定延長勞動者的工作時間。如果對這方面還要其他法律問題需要了解的,歡迎來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支票背書是什么意思
2021-01-22注冊公司需要的流程及費用
2021-03-09最新憲法全文內容是什么
2020-11-17什么是區塊鏈
2021-03-25贈與合同能否贈與給未成年人
2020-12-28離婚被告人不來可以離婚嗎
2021-01-15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婚姻糾紛一方不同意能離婚嗎
2020-11-10外賣不讓進小區違法嗎
2020-12-14父母可以贈與房產給還沒大學畢業的兒女嗎
2021-03-05光污染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2020-12-10從業人員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提前多久申請
2020-12-29有病史員工可否簽免責合同
2020-11-15工會委員能否無故解除合同
2021-02-14如何區分雇傭關系和承攬關系?
2021-02-16試用期不合格也不肯離職怎么辦
2020-11-18用人單位的違法行為仲裁時效是否中止
2021-03-11勞動爭議能追加被申請人嗎
2020-12-02保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1-23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準則
20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