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明確要求:建立勞動關系應當,勞動合同應當以書面形式簽訂。但實踐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而不簽訂勞動合同的現象時有發生,這種情況下,發生如何處理?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發生勞動爭議不論是否訂立勞動合同,只要存在,并符合勞動法的適用范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條例》的受案范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均應受理,法院也應依法受理。
相關知識
第二十九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職工治療工傷應當在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就醫,情況緊急時可以先到就近的醫療機構急救。
治療工傷所需費用符合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由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等部門規定。
職工住院治療工傷的,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因公出差伙食補助標準的70%發給住院伙食補助費;經醫療機構出具證明,報經辦機構同意,工傷職工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所需交通、食宿費用由所在單位按照本單位職工因公出差標準報銷。
工傷職工治療非工傷引發的疾病,不享受工傷醫療待遇,按照基本醫療保險辦法處理。
工傷職工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進行康復性治療的費用,符合本條第三款規定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三十一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后,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后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不少人認為沒有與用人單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在糾紛發生時就無法保障自己的利益了。這樣的想法顯然不對,即使雙方之間沒有書面勞動合同,但只要存在用工關系那么就可以證明他們之間是存在事實勞動關系的,此時也是可以保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股權激勵離職后多長時間可以退回
2021-02-06哪些交通事故會扣車
2020-11-15住房公積金貸款步驟是怎樣的
2021-01-16試用期后降薪違法嗎
2020-12-16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企業不執行勞動調解協議怎么辦
2021-03-21出車禍意外死亡意外保險能賠多少錢
2021-03-23車輛發生保險事故如何妥善處理
2021-03-04海上保險合同是什么
2021-03-16按保險合同當事人訂立保險合同的真實意思對合同條款所作的解釋的原則是什么
2020-11-22保險公司應當賠償交通事故中自費藥品費用
2021-02-05保險公司拒賠是否合理
2021-01-06兩車撞痕不符保險理賠遭拒
2021-01-26什么是保險合同的定義
2021-01-14理賠中被保險人都有哪些義務
2020-11-25哪些需購買保險需要加費及哪類人不能投保
2020-11-09土地出讓合同中會注明耕地嗎
2021-01-15出讓方可以解除土地出讓合同嗎
2020-12-05劃撥土地轉讓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2020-11-27閑置土地的處理程序是什么
202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