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解除工資如何計算
勞動合同解除的,是需要支付職工的當月工資的,并且需要支付勞動者經濟補償金。
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有關規定,計算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計算基數月工資,應當按照勞動者應得的工資計算。
何謂應得工資,按照該條例的解釋包括了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總和。
由此,可以認為凡是勞動者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前12個月,屬于工資范圍內的應得貨幣收入都應該計算進去,由此應理解為工資總額。
對于工資總額所包括的內容,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53條、《關于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第4條作了解釋,是指用人單位依據國家有關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以貨幣形式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勞動者的勞動報酬,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延長工作時間的工資報酬以及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等。
所以,凡是12個月當中應得以及已經得到的上述范圍的貨幣收入,都應作為工資的范圍予以計算,但是,應當將不屬于工資范圍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勞動收入予以剔除。
勞動合同解除工資何時支付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七條,工資支付時間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雙方約定,且工資每月至少發放一次。
那么,在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的情況下,工資又該何時發放?有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已經解除勞動關系的情況下,用人單位會表示,根據公司關于工資發放的相關規定,工資統一在每月的某日發放,要求勞動者在指定的日期到單位領取工資或者辦理相關的手續。
事實上,這是違反法律規定的。
根據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九條:勞動關系雙方依法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用人單位應在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時一次性付清勞動者工資。
所以,在雙方勞動關系解除或終止的情形下,勞動者可以要求用人單位立即支付當月的工資,且用人單位不能以公司的工資制度進行抗辯。
綜上所述,就是小編關于合同解除工資計算的一些理解與整理了,大家可以仔細閱讀本文,并結合自己的實際,做出明智的決定與處理。如果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或者有其他任何法律問題,可來律霸網,會有專業的律師為你解答,定能完美解決你的煩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掛名股東如何安全退出
2020-12-03哪些情況下可以適用民事司法賠償
2021-02-11夫妻假離婚買的第二套房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
2021-01-20農村房屋拆遷該怎么補償
2021-01-26在中國履行中外合資經營企業合同的管轄權
2020-12-12股權激勵授權日多長時間
2021-01-29精神病司法鑒定的程序
2020-11-28一方有債務能爭奪撫養權嗎
2021-01-15租客物品如何提存
2020-12-01顧客在超市受傷誰賠償,顧客在超市受傷的相關法律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03偽造房產證,變賣他人房產會被判刑嗎
2021-02-23房產證沒有本人簽字能抵押嗎
2020-12-22公司沒簽合同員工主動離職可以告公司嗎
2021-01-17勞動合同到期解雇有沒有賠償標準
2021-03-24用人單位在什么情況下可以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
2020-12-31騁用合同和勞務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0-12-15交強險賠償哪些項目
2020-12-26學生勸架被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2-21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