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分歧:勞動合同中意思自治的適用邊界
實踐中爭議較多的是在有效涉外勞動合同中,當事人的意思自治是否應予限制該問題集中表現在對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的約定條款是否有效的認定。有觀點認為,《勞動合同法》對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條件做了明確規定,沒有賦予當事人自行約定的權利,故此種約定無效;持相反觀點者認為,約定終止或解除條款由雙方平等協商而成,系真實意思表示,應認可約定有效。
實踐分析:對約定條件的區別認定
實踐中,對非涉外勞動合同中約定解除或終止條件的,法院一般持否定態度。而對涉外勞動合同中的此種約定,各地做法不一。我們認為,對涉外勞動合同當事人約定終止條件的,應根據合同訂立的時間確認其效力,而對約定解除條件的,只要不違反我國法律強制性規定,應予許可。
1、約定終止條件的認定
1995年的《勞動法》規定:勞動合同期滿或者當事人約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出現,勞動合同即行終止。該條款明確賦予了當事人約定終止條件的權利。但2008年《勞動合同法》列舉了終止勞動合同的法定情形,并沒有類似“當事人約定終止條件”的表述,而《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不得在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規定的勞動合同終止情形之外約定其他的勞動合同終止條件”。
因此,涉外勞動合同訂立于2008年之前的,如果當事人約定了終止條件的,應予認可;如果訂立時間在2008年之后的,約定終止條件的條款應認定為無效。因為綜合《勞動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可以看出立法的目的在于對《勞動法》中的終止條件進行細化和法定化,增強終止勞動合同條件的法定性和客觀性,排除當事人自行約定的權利。
2、約定解除條件的認定
對涉外勞動合同約定的解除條件,學界傾向于肯定,而實務界普遍持謹慎否定態度。我們認為,此類約定只要不違反我國勞動立法的強制性規定,應當尊重雙方之合意,認定為有效。
首先,實務界否定約定解除條件的原因主要在于保護處于弱勢地位的勞動者,防止用人單位濫用解除權,利用自身的優勢地位侵害勞動者合法權益。但是,涉外勞動合同中的勞動者普遍具有較高的學歷層次、專業技術和自身優勢,其溝通談判能力也遠遠高于普通勞動者,所以肯定雙方約定的解除條件并不會造成權利濫用的后果。
其次,從本質上而言,勞動法仍屬私法領域,應尊私權關系中重意思自治的原則,允許締約雙方自由約定解除條件。
再次,從《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所規定法定解除權條款來看,主要集中在用人單位嚴重侵犯勞動者權益、勞動者存在嚴重違紀或工作能力缺陷等主觀原因、勞動合同雙方客觀上已無法履行合同三個方面,其目的在于通過立法的明確規定保護勞動合同雙方的基本權益。但該兩部法律也賦予了勞動合同雙方的約定解除權,均明確規定當事人雙方可以合意解除勞動合同。
不論這種合意的達成是在履行勞動合同的過程中,還是在訂立勞動合同之時,都屬于當事人自由約定的范圍,當為有效。而且,規范涉外勞動合同的《外國人就業規定》中規定,外國人適用我國勞動基準法的范圍在最低工資標準、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以及社會保險五個方面,上海市勞動局《關于貫徹<外國人在中國就業管理規定>的若干意見》則明確:用人單位與外國人之間解除聘雇關系條件可以通過勞動合同約定。
當然,在司法實踐中對當事人約定解除條件的,應遵循誠實信用、公平合理的原則,謹慎處理,嚴格審查,防止當事人濫用約定解除權,侵害他人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男方不愿意把財產分割給女方怎么辦
2020-11-30共同犯罪特征有哪些
2021-01-03遭遇套路貸到哪里報警
2021-03-04支票保付與承兌之區別
2021-01-14提了管轄異議可以撤訴嗎
2020-12-10主債權債務合同無效,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3-07遺囑繼承的房產出售后交哪些費用
2021-02-23半路夫妻領證后有繼承權嗎
2020-12-21房地產轉讓管理辦法
2021-01-02應該找誰賠付房屋意外受到的損失
2021-03-05保險合同能變更嗎 如何變更保險合同
2021-01-22車禍保險理賠具體費用是多少
2021-03-17保險保全手續怎么辦
2021-03-04保險合同的種類有哪些
2021-02-15事故認定書不簽字保險理賠嗎
2021-03-22車輛索賠須注意免賠率
2020-11-15如何確定建筑工程一切險保險期限屆滿
2020-12-06漁業公司拆遷補償是否免稅
2021-02-25遭遇司法強拆能否上訴
2021-03-11在宅基地上新建房屋沒有申請拆遷有補償嗎
2021-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