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析】本案的焦點在于勞動合同中可否約定勞動者違約的經濟賠償責任。《勞動法》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第一百零二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據此,王認為,《勞動法》只規定了在勞動者未按照規定提前三十天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與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這兩種情況下,勞動者才應承擔賠償責任,在其他任何情況下勞動者都無需承擔賠償責任。因而,其認為培訓協議中的賠償條款違反《勞動法》是無效條款。
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與二審法院的意見是,勞動合同的違約責任與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責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勞動法》第102條規定的勞動者違反法律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而應承擔的責任是一種法律責任。勞動合同違約責任條款作為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之一,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自行協商的結果,只要其內容沒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就是合法有效的。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勞辦發〔1995〕324號)規定,“勞動者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需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三十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的手續,用人單位應予辦理。但由于勞動者違反勞動合同有關約定而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依有關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和勞動合同的約定,由勞動者承擔賠償責任。”此案應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及上述文件的規定辦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監事屬于董事會成員嗎
2021-01-05省高院有死刑復核權嗎
2021-03-22父母離婚的對子女的撫育費如何給付
2021-02-18收養關系解除怎么辦理呢
2021-01-29協議離婚財產分配原則
2020-11-09九歲在學校被同學砸成輕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1-03-03房地產企業取得閑置資金利息怎么處理
2021-03-17公司解散孕婦如何申請勞動仲裁
2021-01-06萬能險是否可以購買
2020-12-12意外死亡保險理賠的標準
2020-12-04為什么會出現保險公司的賠款少于車禍事故實
2020-12-17肇事司機自己被撞 保險公司應否賠償
2021-03-02投保人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2-31土地轉讓模式
2021-03-11拆遷補償協議是不是買賣合同
2021-01-03新農村建設拆遷補償時,是按面積補償還是人口補償
2020-12-07對房屋司法強制拆除需要什么流程
2021-01-07贛州市新城區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暫行規定有哪些內容
2021-03-14拆遷補償過程中的隱形陷阱有哪些
2021-01-15拆遷如何補償哪些沒有過戶的房屋呢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