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利侵權的責任有哪些
根據有關法律的規定,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包括民事責任、行政責任與刑事責任。
(一)行政責任
對專利侵權行為,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有權責令侵權行為人停止侵權行為、責令改正、罰款等,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還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
(二)民事責任
1、停止侵權 ,是指專利侵權行為人應當根據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的裁判,立即停止正在實施的專利侵權行為。
2、賠償損失。 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專利權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確定;被侵權人所受到的損失或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可以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
3、消除影響。 在侵權行為人實施侵權行為給專利產品在市場上的商譽造成損害時,侵權行為人就應當采用適當的方式承擔消除影響的法律責任,承認自己的侵權行為,以達到消除對專利產品造成的不良影響。
(三)刑事責任
依照專利法和刑法的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應對直接責任人員追究刑事責任。
二、專利侵權行為
(一)未經許可實施他人專利行為。這類專利侵權行為必須滿足兩個條件:未經權利人許可和以生產經營為目的。
根據專利法第十一條的規定,包括以下3種具體形式:制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他人發明專利產品或實用新型專利產品;使用他人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依照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制造、銷售或進口他人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二)假冒他人專利行為。這類專利侵權行為是指侵害專利權人的標記權。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八十四條規定,包括以下4種具體形式:未經許可,在其制造或者銷售的產品、產品的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未經許可,在廣告或者其他宣傳材料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所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未經許可,在合同中使用他人的專利號,使人將合同涉及的技術誤認為是他人的專利技術;偽造或者變造他人的專利證書、專利文件或者專利申請文件。
(三)以非專利產品冒充專利產品、以非專利方法冒充專利方法。
根據專利法五十九條的規定,這類行為需要承擔一般的民事侵權責任,由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責令改正并予公正,可予以處罰。
(四)除法律明確規定之外,在理論上和實踐中還存在兩種侵權行為:過失假冒,即指行為人本意是冒充專利,隨意杜撰一個專利號,而碰巧與某人獲得的某項專利的專利號相同。在這種情況下,即使該行為無假冒故意,但其行為結果仍然構成了假冒他人專利。反向假冒,即指行為人將合法取得的他人專利產品,注上自己的專利號予以出售,這種行為顯然不夠成“假冒他人專利”,但事實上侵害了合法專利權人的標記權,仍是一種侵權行為,侵權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假冒專利的行為有哪些,假冒專利產品是否構成侵權?
專利侵權的抗辯事由包括哪些
假冒專利罪司法解釋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新工傷賠償標準
2021-03-24給網賭打工員工怎么量刑
2020-12-11房產公證費用的計算標準
2020-11-13房產他項權記有抵押期限嗎
2021-01-06企業向求職者收取風險抵押金合法嗎?
2021-03-15酒駕處罰新標準
2021-01-07合伙協議的內容包含哪些
2021-01-08承兌匯票與支票有什么區別
2021-03-12收到銀行催收函還不上怎么辦
2021-02-18夫妻離婚財產分割的原則及方法
2020-12-16對公賬戶變更法人流程有哪些
2021-01-25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公益性崗位提前多久提出離職
2021-01-31勞動爭議案中的管轄法院是如何確定的
2021-01-27對每一危險單位的風險管理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10物保法律如何規定的呢
2020-12-11淺析人身保險合同糾紛
2021-01-22解讀車險理賠中的誤讀條款
2021-01-04保險合同冒名掛失是詐騙嗎
2020-12-27保險委托代理合同范本
2021-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