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的,雇主應如何承擔責任,我國法律尚未作明確規定,但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作了規定: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
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因安全生產事故遭受人身損害,發包人、分包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接受發包或者分包業務的雇主沒有相應資質或者安全生產條件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屬于《工傷保險條例》調整的勞動關系和工傷保險范圍的,不適用本條規定。
二、如何認定雇員從事的活動是雇傭活動
如何確定“受雇工作”的范圍,是確定雇主對雇員賠償責任的一個關鍵問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二款對“從事雇傭活動”的范圍作了界定,即:“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對雇工從事雇傭活動的范圍,可從以下方面來判斷:
①看雇工執行的事務是否是雇主授權或指示范圍內的活動,即在雇主授權或指示范圍內執行職務的,就屬于雇傭活動范圍。如雇主的指示雖不夠具體明確,但雇工的工作是為雇主的利益而為之,仍應屬于雇傭活動范圍。
②從雇工執行職務的外表來看,如果行為在客觀上表現為與雇主指示辦理的事件要求相一致,就應認為屬于雇傭活動范圍。
③對雇員超出授權范圍的行為認定問題,應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第二款的規定進行把握,即雇員的行為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應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
不僅如此,判斷是否為雇主工作,是否是在受雇工作中受到傷害,還應結合以下三個方面進行考慮:一是雇員所從事工作的性質,即其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是它應當做的事;二是雇員是否在受雇時間內遭受損害,這里的受雇時間與受雇工作有關;三是損害發生時,雇員所在地是否為該出現的地方。
以上就是律霸網小編對“勞務合同人身損害是否給予賠償”所進行的解答,我們可以了解到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的,雇主應如何承擔責任。如果大家還想了解其他法律知識,律霸網還提供了專業的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再次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競拍之后出限購政策
2021-03-12跨國買賣婚姻是合法的嗎
2020-12-23外資企業股權轉讓流程
2021-01-03銀行貸款逾期不還會坐牢嗎
2020-12-16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注銷房產抵押手續
2021-01-27第二順位繼承人能領到撫恤金嗎
2020-12-30國有資產流失的主要形式和危害,怎樣有效監督
2021-03-14信用卡逾期的立案標準
2021-01-26可撤銷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2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女曝老爸出軌成癮,男方出軌怎么離婚
2020-12-04勞務派遣單位違反勞務合同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02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人身保險合同立法中亟待完善的幾個問題(二)
2021-02-16旅行社對被撞傷游客當否負連帶責任
2020-12-04被保險人遭故意傷害 保險公司不能免責
2021-01-17開車撞傷路人保險人只賠醫保部分怎么辦
2020-12-22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