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定什么情形可以解雇員工
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法定可能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包括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第三十九條?【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過失性辭退)】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二、解除勞動合同的形式
勞動合同的解除是指勞動合同訂立后,尚未全部履行以前,由于某種原因導致勞動合同一方或雙方當事人提前終止勞動關系的行為。勞動合同訂立后,雙方當事人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規定履行各自的義務,任何一方不得隨意解除合同。但是,在發生某些特殊情況時,繼續履行勞動合同已經成為不可能、沒必要以及會招致一方或雙方利益受到重大損害時,雙方當事人可依法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的解除分為法定解除和約定解除兩種。解除勞動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與終止勞動合同引起的法律后果大致相同。
法定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出現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情況時,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在法定解除的情況下,一方當事人可以不與另一方當事人協商,也無須征得另一方的同意,就可依據勞動法律法規規定的條件和程序解除合同。
約定解除是指在勞動合同的履行過程中,當事人一方或者雙方認為繼續履行合同已經沒有必要時,與另一方協商取得一致意見后,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與法定解除不同的是,約定解除不能由一方自主決定,而必須是雙方的行為,其解除的條件不一定是法律法規規定情形的出現,只要當事人雙方在真實意思表示的基礎上協商一致就可以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相關法律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法定可能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包括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被追究刑事責任的等。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讀者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仲裁時效過了規定期限,能否起訴
2020-12-30融資租賃公司設立條件是什么呢
2020-11-26書籍侵權如何處罰
2020-11-22實習期懷孕了怎么辦
2021-02-11商標注冊絕對禁止條件
2020-12-01車輛交通事故處理有什么流程
2021-01-27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離職了工資要次月發這違法嗎
2020-12-09原告財產保全哪些財產
2020-12-05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郵包保險的方式和責任范圍有哪些
2021-03-14人身保險的受益人是由誰指定的
2021-01-27追尾但是損失不大要報保險嗎
2021-02-24保險單何時開始生效
2021-03-03保險單證的信息要素有哪些
2021-03-05保險法告知義務的問題是什么
2021-01-14車輛未相撞的交通事故造成損害,保險公司能不賠嗎
2020-12-192020年棚改項目的拆遷補償方案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1被拆遷人對拆遷補償安置方案有意見咋辦
2020-11-12舊城改造項目中拆遷補償是怎樣的
2021-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