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階段發現被告抽逃出資怎么辦
《公司法》第20條:公司股東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東權利,不得濫用股東權利損害公司或者其他股東的利益;不得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損害公司債權人的利益。公司股東濫用股東權利給公司或者其他股東造成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
《公司法》第36條:公司成立后,股東不得抽逃出資。
公司法第201條規定:公司的發起人、股東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資的,由公司登記機關責令改正,處以所抽逃出資金額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罰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八十條規定,被執行人無財產清償債務,如果其開辦單位對其開辦時投入的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可以裁定變更或追加其開辦單位為被執行人,在注冊資金不實或抽逃注冊資金的范圍內,對申請執行人承擔責任。追加股東為被執行人依股東性質區分有兩種情況,一是投資股東為單位,法院可以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執行工作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八十條規定直接追加開辦單位為被執行人,若投資者為自然人的股東抽逃出資,追加其為被執行人暫無相關法律依據,但此類情形案件存在較多。筆者認為,對該法條應從立法本義做擴大解釋,自然人作為股東,其出資后抽逃資金,構成了對公司財產權實質上的侵犯和占有,作為公司的股東抽逃注冊資金,侵犯的是公司的財產權和利用該財產對外承擔責任的能力,開辦單位抽逃出資可以追加為被執行人,自然人股東同樣可以追加為被執行人。“開辦單位”實際上是指開辦企業的投資者,而不應把“單位”只理解為“主管部門”或?“投資單位”。執行實踐中多數法院都將該法條作擴大化解釋,以便更好的維護權利人的利益得到實現。
根據以上內容的相關回答可以得出,在執行階段中,如果發現有被告抽逃出資行為,這個情況要考慮對方的實際影響,如果影響不大一般不會構成犯罪,在達到了嚴重影響公司正常經營的時候就會構成犯罪,如果您還有相關法律咨詢可以致電律霸網在線律師解答。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子一般多少年拆遷
2021-03-13在外國申請離婚要什么材料
2020-11-18股份制企業改制流程有哪些
2020-11-29賠償誤工費后繼續發生勞動行為違法嗎
2020-12-04民事訴訟須知
2021-02-04婚內財產歸屬協議書
2021-01-13本案婚姻關系是否有效
2020-11-24道路交通誤工費怎么計算
2020-11-29租賃合同糾紛訴訟時效全部是1年嗎
2020-11-09簽訂勞動合同時要如何避免簽訂無效的勞動合同?
2020-12-06法定代表人能否與另外一個單位有勞動關系
2021-03-03投保當天發生車禍保險公司是否應賠償
2020-12-30對保險合同條款有爭議要如何處理
2021-02-28只能在當地購買人壽保險合同嗎
2020-12-31人身保險合同概念特征是什么
2020-11-15對保險人解除合同的限制
2020-12-23住院收費票據丟失保險拒賠合理嗎
2020-12-25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承包合同到期是否就自然解除
2021-02-06訂立建筑工程承包合同應當遵守什么規定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