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庭上進行質證的程序是怎樣的
(一)原告出示證據,被告、第三人與原告進行質證;
(二)被告出示證據,原告、第三人與被告進行質證;
(三)第三人出示證據,原告、被告與第三人進行質證。
人民法院依照當事人申請調查收集的證據,作為提出申請的一方當事人提供的證據。人民法院依照職權調查收集的證據應當在庭審時出示,聽取當事人意見,并可就調查收集該證據的情況予以說明。
審判實踐中,普通的一審民事案件的法庭調查順序
法庭調查按下列順序進行:
1、由原告口頭陳述事實或者宣讀起訴狀,講明具體訴訟請求和理由。
2、由被告口頭陳述事實或者宣讀答辯狀,對原告訴訟請求提出異議或者反訴的,講明具體請求和理由。
3、第三人陳述或者答辯,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陳述訴訟請求和理由;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針對原、被告的陳述提出承認或者否認的答辯意見。
4、原告或者被告對第三人的陳述進行答辯。
5、審判長或者獨任審判員歸納本案爭議焦點或者法庭調查重點,并征求當事人的意見。
6、當事人質證
7、審判人員出示人民法院調查收集的證據,原告、被告和第三人進行質證。
8、證人出庭作證
9、鑒定人出庭接受當事人質詢
10、專家輔助人出庭。
注意的問題:
1、《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經濟審判方式改革問題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對法庭調查順序的規定略有不同,不一致的。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為準。
2、審判實踐中,當事人對書證、物證和視聽資料質證后,法庭才安排證人出庭作證,宣讀未到庭的證人證言。
質證的意義
質證的證據可作為定案依據
質證是查明案件事實真相的決定性步驟。
質證是直接原則、言詞原則的具體體現。
質證是當事人的法定訴訟權利。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并由當事人互相質證。
證據應當在法庭上出示,由當事人質證。未經質證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當事人在證據交換過程中認可并記錄在卷的證據,經審判人員在庭審中說明后,可以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要是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不妨向我們律霸網的律師進行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上級法院可交給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有哪些
2021-02-06辦酒不領證算結婚嗎
2021-03-05單位集資房轉讓合同范本
2021-02-25如何選擇合適的中介,選擇房屋中介時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31舊城改造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2021-01-14勞動者可以提出解除競業限制協議嗎
2020-12-11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產品責任保險責任范圍
2021-02-08飛機延誤險怎么理賠
2021-03-16如何計算長期人身保險業務的最低償付
2021-03-14人身保險受益人需要承擔義務嗎
2021-02-25投保人購買人身保險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嗎
2021-02-10受益人與被保人同時遇難死亡,保險要怎么賠
2020-11-26交通事故保險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探討
2020-11-28遭綁架致死屬意外 可獲保險理賠
2021-03-14保險公司拒賠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3土地承包關系的時限會有什么影響
2021-03-03承包合同只有一方簽字算欺詐
2020-12-10內部承包合同有何效力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