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術成果指的是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技術成果是一種無形財產,是技術合同的重要標的,在現代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這種財產內容的技術性和特殊性,我國曾以專門的技術合同法予以調整,統一后的合同法也將技術合同作為一種獨立的合同類型設專章予以規范。
如何精確界定技術成果的概念,直接涉及到技術合同法律規范的適用范圍。《合同法解釋》在承繼了原技術合同法實施條例關于技術成果的概念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技術成果的一般類型,規定“技術成果,是指利用科學技術知識、信息和經驗作出的涉及產品、工藝、材料及其改進等的技術方案,包括專利、專利申請、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等。”就本質而言,作為技術合同標的的技術成果應當是一種技術方案,不包含技術內容的其他勞動成果,如一般作品和商標不能夠成為技術合同標的。技術成果與知識產權是兩個既有交叉而又不等同的概念,大多數技術成果享有知識產權,但并不要求技術成果必須能夠或者已經依法取得知識產權,如技術服務合同的標的技術就可能是公知技術。
二、技術成果的類型
原技術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沒有明確技術成果的一般類型,只是把技術成果分為專利技術和非專利技術成果;合同法也僅提到了專利和技術秘密這兩種技術成果,沒有明確提及新出現的一些知識產權類型,如計算機軟件、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植物新品種等;對于申請專利但尚未授權特別是處于專利臨時保護期的技術,既不屬于技術秘密又不是專利,是一種處于特定階段的有特殊法律意義的技術成果。為了對各級人民法院適用法律提供明確的指導,《合同法解釋》以開放式的規定列舉了前述六種技術成果。
此外,《合同法解釋》參照TRIPS協議的有關規定,對技術秘密的構成要件重新予以界定,即“技術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具有商業價值并經權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實際上這是將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第十條和刑法第二百一十九條所確認的商業秘密的構成要件中的“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的要求統一規定為“具有商業價值”。這種規定更符合國際標準和慣例,有利于按照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加強對包括技術秘密在內的商業秘密的法律保護。
綜合上述,小編整理有關技術成果的相關內容。由此可見,技術成果是一種無形財產,是技術合同的重要標的,在現代社會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原技術合同法及其實施條例沒有明確技術成果的一般類型。如果你對這方面還有更多問題,律霸網提供專業法律咨詢服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能否對共同犯罪行為定不同的罪名
2021-02-03官司輸了要付對方律師費嗎
2021-01-12行政賠償適用情形
2020-12-14房產抵押登記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1土地違法執法監管得到長效保障機制
2021-03-16掛牌和上市是什么意思,二者有什么區別
2021-01-01子女未結婚贍養標準怎么算
2021-01-24贍養糾紛案件
2020-11-28最高人民檢察院、司法部 關于印發《深化人民監督員制度改革方案》的通知
2021-02-21出獄后民事賠償有效期
2021-01-10車被盜后撞死人,我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29三方之間買賣合同糾紛怎么認定
2021-01-16安置房拆遷有什么規定
2021-01-22房屋中介交易應該注意什么
2021-03-01入職合同簽訂需要注意的事項包括哪些
2021-03-15勞務派遣工合同到期終止可否享受經濟補償金
2021-01-17競業限制的期限最長是多少?
2021-01-07工傷請假最長多久
2020-11-28什么是勞動爭議調解期限?怎樣確定勞動爭議的調解期限
2021-01-25勞動糾紛也是一裁終局嗎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