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法關于臨時用工合同的有關規定
2013年7月1日起,我國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將正式實施。新政最大的亮點是,明確規定了被派遣勞動者,也就是通常所說的“臨時工”,享有與用工單位“正式工”同工同酬的權利,并賦予人社部門依法開展經營勞務派遣業務行政許可的權利。
勞動法實施之前,不享受各種保險待遇,隨時可能被解聘的勞動者被叫做“臨時工”。從1995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勞動法以及2008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勞動合同法,并不存在“臨時工”和“正式工”的區別,在法律上都叫“勞動者”。兩者的區別只是勞動合同時間的長短,但在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上都是一樣的。
所謂臨時工應該說指的是短期合同工、非全日制合同工或者以完成某項任務為期限的合同工?!秳趧雍贤ā返男抻啺羔槍Φ氖莿趧张汕补?,勞務派遣工是與勞務派遣公司簽訂了合同,由勞務派遣公司派到用工單位是指的這樣一種。勞務派遣工跟所謂的我們習慣稱的臨時工還不完全一樣,因為他跟用工單位沒有勞動關系,他的在勞務派遣公司。而所謂的臨時工的勞動關系在他自己所在的單位,這兩者是不一樣的。
臨時招聘的工人,與正式工相對。臨時工就是暫時在單位工作的人員,臨時工指單位使用期限不超過一年的臨時性、季節性用工。也有至期延續可能,但要有雙方達成共識的前提。
《勞動法》第二條中"勞動者" 其范圍是很廣泛的,既也包括了正式職工,也包括了臨時工。因此,正式工也好,臨時工也罷,只要一旦與用人單位形成了勞動關系,這種關系哪怕只存在一天時間,凡正式工享有的權益,臨時工也均應享有。進城務工的農民,可不要認為自己和正式工有多少差別,而在享受《勞動法》所賦予的權益上不能依法去爭取。
臨時協議、臨時勞動合同和正式勞動合同有什么不同
在我國目前實行的勞動合同法中,沒有臨時勞動合同的概念,所有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都應當依法簽訂書面勞動合同。至于臨時協議,如果是簽訂勞務協議,那么該協議不屬于勞動法調整范疇,發生爭議應當通過法院解決,屬于民事法律調整范疇。
臨時用工單位是簽勞動合同還是勞務合同?單位在臨時用工的是時候簽訂的合同也應該要符合勞動法規定, 如不符合相關規定合同就無法產生效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刑法對減刑的規定
2020-11-27施工過程中受傷的哪里的法院有管轄權呢?
2020-12-19財產損失鑒定報告需要提供的資料清單有哪些
2021-03-13按揭房二次抵押最長多久
2020-12-14個人侵占集體土地該如何處罰
2020-12-29安置房沒有房產證可以贈與給兒子嗎
2020-11-30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公司正常清算人員如何處理
2021-02-21退股能否競業限制
2020-12-31勞動者想離職后可否獲得經濟補償
2021-03-12培訓機構教師試用期工資標準
2021-01-22實習期簽署勞動合同有效嗎
2021-02-17人身保險合同的特別規定是什么
2021-02-15人身保險的法律特點是怎么樣的
2020-12-10格式條款解釋規則在保險合同中的適用
2020-12-11保險合同訂立程序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18保險事故中“第三者”的認定
2021-03-15裝卸工跌落車下受傷是否由保險公司賠償
2020-12-23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