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勞動合同法辭職補償金應該怎樣計算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規定的經濟補償的月工資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12個月的平均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算。勞動者工作不滿12個月的,按照實際工作的月數計算平均工資。
二、上限限制是怎樣規定的
用人單位按照《勞動法》第24條或第26條第2款解除勞動合同,即經勞動合同當事人協商一致,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或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由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的,這兩種情況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有12個月的上限。
其它情況下計發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沒有限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終止或解除勞動合同計發經濟補償金有關問題的請示〉的復函》(勞辦發〔1996〕33號)中第4條明確規定:因用人單位的合并、兼并、合資、單位改變性質、法人改變名稱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其改變前的工作時間可以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由于成建制調動、組織調動等原因而改變工作單位的,是否計算為在本單位的工作時間,在行業直屬企業間成建制調動或組織調動等,由行業主管部門作出規定,其他調動,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作出規定”。 對企業改制改組中已經向職工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職工被改制改組后企業重新錄用的,在解除勞動合同支付經濟補償金時,職工在改制前單位的工作年限可以不計算為改制后單位的工作年限。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和國務院、中央軍委《軍隊轉業干部安置暫行辦法》(中發〔2001〕3號)第37條以及國務院、中央軍委《關于退伍義務兵安置工作隨用人單位改革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意見》(國發〔1993〕54號)第5條規定,軍隊退伍、復員、轉業軍人的軍齡,計算為接收安置單位的連續工齡。勞動部《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勞部發〔1994〕481號)規定,經濟補償金按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計發。 因此,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計發法定的經濟補償金時,退伍、轉業軍人的軍齡應當計算為“本單位工作年限”。
這類補償金在發放時,不得超過這類勞動者的12個月進行發放。勞動單位也應按照這類勞動人員工作的實際時間進行支付。如這類勞動者工作時間不滿一年超過六個月的,應按照一年進行支付,保護這類人員的合法權益進行辦理。
勞動合同違約金的上限是多少
勞動合同法停職待崗有哪些規定?
勞動合同按手印有效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醉駕五年能減刑嗎
2021-03-20借款協議不真實訴訟有效嗎
2021-01-14拆遷中的回遷房有房產證嗎
2020-12-04發生勞動爭議或者勞動關系轉移接續時,有哪些東西都是重要憑證
2021-01-14什么是勞務派遣?
2021-02-19具體哪些人可以領取保險金呢
2021-01-17投保壽險時應注意什么,壽險的保險金怎么給付
2021-03-02保險合同成立和保險合同形式是什么
2021-03-05個人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2-26五五分成保險是怎樣賠償的
2021-01-17意外死亡沒有報警保險可以理賠嗎
2020-12-28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保監會保險代理人資格證還審理嗎
2021-01-23什么叫加扣免賠率
2020-12-25新保險法細化車險理賠時效涉及的問題有什么
2021-03-04保險責任期限及免責條款的約定合法有效,投保人應屬未如實告知
2021-03-13人壽保險的除外責任
2021-02-22關于農村機動地發包的程序性規定
2020-11-23土地出讓費如何使用
2021-03-05新農村建設拆遷,老房子會無償拆除嗎
20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