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員工勞動合同不可解除是什么原因?
員工勞動合同不可解除是在法律所規定的情形之下,勞動者是處于一個弱勢的地位,勞動者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1)患職業病或者因公負傷,并經過勞動鑒定委員會的鑒定被確認為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2)患病或者非因公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
(3)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4)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二、如何解除勞動合同
《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六條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可以解除勞動合同。這一規定明確了雙方協商解除勞動合同的前提。
《勞動合同法》這一規定沿用了《勞動法》的規定,所規定的是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是在雙方當事人意思一致的基礎上訂立的,是主體依據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對各自的義務作出的約定,其履行也主要依靠當事人的自覺和法律對勞動合同的保護。同樣,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也是建立在當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基礎上的,只要不違反勞動法律法規的規定,這種解除即具有約束力。
雙方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只能在勞動合同訂立后,尚未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之前進行。勞動合同的解除,只對尚未履行的內容發生效力,未履行的部分不再履行,也不再對當事人發生法律保護的約束力。而對于勞動合同中已經履行完畢的內容,不存在合同解除的問題。當事人雙方依照上述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應當按照法律規定,給予勞動者一定的經濟補償。
三、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是什么
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后,雙方當事人必須履行合同義務,遵守合同的法律效力,任何一方不得因后悔或者難以履行而擅自解除勞動合同。但是,為了保障用人單位的用人自主權和勞動者勞動權的實現,本法規定在特定條件和程序下,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一致且不違背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
1、被解除的勞動合同是依法成立的有效的勞動合同;
2、解除勞動合同的行為必須是在被解除的勞動合同依法訂立生效之后、尚未全部履行之前進行;
3、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均有權提出解除勞動合同的請求;
我們國家一般情況下都是為了保障勞動者的一個權益,而且在相關的合同法律當中都可以看得出來是傾斜于保護勞動者的,但同時也需要明白的是,并不意味著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夠解除勞動合同,否則這樣的一種方式的話,對于用人單位也非常的不公平。
沒簽勞動合同自動離職有賠償嗎?
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能否隨時辭職?
簽勞動合同沒有五險一金違規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退房申請程序是什么
2020-11-14產假188天怎么計算
2020-12-22怎樣證明侵權商品來源合法
2020-11-30個人還不起債務怎么辦
2020-12-27婚前財產婚后買房算個人財產嗎
2020-11-22二審移送管轄裁定書能否再審
2021-02-25撤銷權的訴訟時效
2021-03-22員工請假多久算終止勞動合同
2021-01-08做了財產保全的就一定能執行嗎
2020-12-01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原保險合同成本如何確認
2020-12-23人身保險有怎樣的特征
2021-03-23保險公司為什么拒絕賠償
2021-02-06設立合資保險公司的條件和程序是什么
2021-01-08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固定資產火災保險事務處理規則
2021-01-01代理人的承認可以視為當事人的承認嗎
2020-12-03土地承包經營權有償退出該補償多少錢
2021-01-20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