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工單位未簽勞動合同工作二年如何賠償
根據(jù)《勞動合同法》第十條、第十四條、第八十二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建立了勞動關系,但是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沒有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則在勞動關系建立滿一月后第二日起至滿一年期間用人單位應當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超過一年則視為已經(jīng)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而無需再支付雙倍工資。即用人單位最多應當支付不超過十一個月的雙倍工資。
如果用人單位在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一個月之后滿一年之前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則在勞動關系建立一個月之后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前一日此期間支付勞動者雙倍工資。
用人單位應當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用人單位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支付雙倍工資。此時,支付雙倍工資不受十一個月的時間限制,只要用人單位沒有與勞動者簽訂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勞動者均可提出要求支付雙倍工資。
二、主體
勞動合同的主體即勞動法律關系當事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勞動合同的主體與其他合同關系的主體不同:其一,勞動合同的主體是由法律規(guī)定的具有特定性,不具有法律資格的公民與不具有用工權的組織不能簽訂勞動合同;其二,勞動合同簽訂后,其主體之間具有行政隸屬性,勞動者必須依法服從用人單位的行政
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對象,按照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度的改革要求,需要簽訂勞動合同的對象包括:新招用的勞動者、原有的固定工以及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所謂原固定工身份的特殊人員,是指根據(jù)勞動部關于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制的通知和貫徹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guī)定的以下人員:
①存在著勞動關系而沒能履行勞動義務的特殊人員。例如,用人單位的“富余人員、放長假”的職工,長期被外單位借用的人員、帶薪上學人員,請長期病假人員、停薪留職人員,被派到合資、參股單位人員;
②企業(yè)、事業(yè)單位的中共黨委書記、廠長或經(jīng)理、工會主席等。
在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簽署的勞動合同到期時,勞動者有權向該用人單位遞交解除勞動關系。在面對用人單位拒收的情況下,在協(xié)調(diào)無果的情況下,可以到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來保障自身的權利以及利益不受到任何的損失以及損壞。
勞動合同法補償金是如何規(guī)定的
哪些情形用人單位不用提前通知就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冷暴力能否要求損害賠償
2021-03-06土地征收補償計算公式
2021-02-21行政訴訟勝訴怎么索賠
2020-12-27人事爭議處理決定適用于什么人事爭議
2021-02-15這起軍婚案例能否判離
2021-01-28著作權商標權同時主張怎么判
2020-12-16執(zhí)行令下達后才能探視嗎
2021-03-17晉城勞動爭議仲裁申請書怎么寫
2021-01-20政府集資房是什么房
2021-02-02公司合并需要重新簽合同嗎
2021-02-15單位聘請廚師是否具有勞動關系
2020-12-27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航班取消賠償標準
2021-03-04非直系親屬可以做投保人嗎
2021-02-12人身保險公司有什么權利嗎
2021-03-17某公司訴張某保險合同糾紛上訴案
2021-02-27廠家倒閉車質保怎么處理
2020-12-13車禍后異地維修保險如何處理
2021-02-09土地承包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