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都知道在工作的時候工作崗位肯定會給我們簽訂勞動合同,并且幫我們繳納社保,這是我們國家的法律規定的。不給簽訂勞動合同還有不給買社保的情況我們是可以去當地部門進行舉報,用人單位可以給我們補償。那么工作幾年沒簽勞動合同沒買社保怎么辦?
公司不簽勞動合同、不交社保,該怎么辦
《勞動法》第三條規定:“勞動者享有平等就業和選擇職業的權利、取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休息休假的權利、獲得勞動安全衛生保護的權利、接受職業技能培訓的權利、享受社會保險和福利的權利、提請勞動爭議處理的權利以及法律規定的其他勞動權利。”
員工與用工單位產生勞動關系,不管是否簽署勞動合同,都應為其辦理社保,不辦理社保屬違法行為,用人單位應承擔相應的法律風險。這個時候員工要做的其實很簡單:爭取維權。
可自主離職
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參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不需受提前30天的限制,更不用批準,可立馬走人。
可獲取經濟補償
員工以上條理由離職時,用人單位應當向其支付經濟補償(參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參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七條)。
可主張雙倍工資
勞動法第八十二條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超過一個月不滿一年未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的,應當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不與勞動者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自應當訂立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之日起向勞動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資。”
如公司不做補償,可申請勞動仲裁,員工需保存好工作證、工資條等可證明與單位存在用工關系的證據以備舉證;如公司違法解除合同,需承擔賠償金,賠償金額標準為經濟補償的兩倍;若存在克扣工資的情況,還應足額補完應獲薪資(有加班情況還應補足加班工資),當然不管哪一種方式,用人單位都應為員工補交社保。
對于工作幾年沒簽勞動合同沒買社保怎么辦的問題我們是可以通過提出辭職來向用人單位要求賠償的,一般都是會給我們雙倍工資來進行賠償。勞動合同和社保在工作的時候都是至關重要的存在,所以說對于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和沒有繳納社保的現象我們是絕對不能容忍的。
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范本
勞動合同法司法解釋一全文
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最高是多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后債權如何追
2020-11-11交通死亡補償費計算依據
2021-01-23監外執行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29兒童監護權轉移的前提是什么
2021-01-13如何確定立遺囑人是否有遺囑能力
2021-03-11政府拆遷司法提存的程序
2021-01-31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購房的潛規則都有哪些
2021-03-18經濟違法會被沒收住房嗎
2021-03-11事實勞動關系屬于勞動關系嗎
2021-03-21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保險公司的除外責任有哪些
2020-12-01旅游保險要注意六個誤區是什么
2021-02-11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財產保險合同主要履行什么原則
2020-11-13什么是保險責任
2020-12-04一旦保險公司承保后需要承擔哪些義務
2020-11-16保險公司定損太低,該怎么辦
2020-12-06《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2020-12-05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制度探討
202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