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合同的解除,其實不僅僅是用人單位享有解除權,作為勞動合同的另一方——勞動者,其實也是享有解除勞動合同的權利。但此時因為實際解除勞動合同的主體不同,法律規定的可以解除的情形不一樣。那么員工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員工申請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有下列13種情形之一的,依照勞動合同法規定的條件、程序,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
1、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協商一致的;
2、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的;
3、勞動者在試用期內提前3日通知用人單位的;
4、用人單位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保護或者勞動條件的;
5、用人單位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
6、用人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
7、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損害勞動者權益的;
8、用人單位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勞動者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或者變更勞動合同的;
9、用人單位在勞動合同中免除自己的法定責任、排除勞動者權利的;
10、用人單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強制性規定的;
11、用人單位以暴力、威脅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強迫勞動者勞動的;
12、用人單位違章指揮、強令冒險作業危及勞動者人身安全的;
13、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勞動者可以解除勞動合同的其他情形。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在用人單位沒有違法的情況下,勞動者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一般是沒有經濟補償金的。
二、職工提前辭職要交違約金嗎
我國相關法律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天書面通知用人單位。
從表面上看,法律似乎規定了勞動者絕對的辭職權,但實際上,理解《勞動法》第31條應結合《勞動法》第17條第2款的規定。勞動合同依法訂立即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必須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而勞動合同期限和違反勞動合同的責任是勞動合同中的必備條款。違反勞動合同期限,提前解除勞動合同應屬違約行為,應當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現實中,即使勞動合同的期限沒有屆滿,此時也是可以要求解除勞動合同。但無論是哪一方要求解除勞動合同,這個時候都要在法律規定的情形來解除才行,否則構成違法解除的,自然需要對另一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這方面與單位產生了爭議的話,也是可以委托我們的專業律師來提供法律幫助。
2020年最新協商解除勞動合同協議書范本
解除勞動合同違約金怎么計算
協商解除勞動合同應注意什么問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破壞事故現場怎么定罪
2021-03-23領取結婚證但爽約不出席婚禮巨額彩禮如何歸屬
2021-01-21什么人可以旁聽案件審理,什么人不能旁聽
2020-11-24抵押權的追及性
2021-03-19強迫寫欠條如何取證
2021-01-25對未成年監護人有異議怎么辦
2021-01-04贍養協議公證細則
2021-01-18故意傷害罪的民事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27派遣證需要提交什么材料
2021-02-10實習期自我評價
2021-03-07兒子非親生離婚可以得到精神損失賠償嗎
2021-02-16離婚訴訟中人壽保險的價值怎樣確定
2021-02-06建立和完善工程保險的必要性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1保險公司可以以統括保單的形式承保包括哪些
2020-11-16被保險人違反保證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0-11-28壽險理賠糾紛的快速解決途徑
2021-03-18造成損失,保險公司不負責賠償的原因有哪些
2021-01-10諒解書的前保險給報嗎
2020-12-03設立保險公司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2021-01-01再保險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