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大型公司,尤其是跨國公司,都會在重要城市建立一些子公司。因為業務需要,有的員工被母公司派遣到外地的子公司干活。這樣就涉及到勞動關系和社保關系的轉移。如果處理不好,容易發生糾紛。那么,母公司勞動合同法方面有何規定?下面請看小編給出的這篇文章。
一、母公司勞動合同法方面有何規定?
衡量勞動法律關系是否成立的標準主要有兩條,一是生產依附性;二是人身隸屬性。只要兩條標準同時滿足,即使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未簽訂勞動合同,兩者之間的勞動法律關系仍然成立。判令母公司承擔自身及其子公司的全部用工責任,對防止公司集團利用法人獨立地位規避法律義務,侵害勞動者權益有重要意義;但同時也須認識到適用此項規則的限制條件:
1、形成控股與被控股的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構成公司集團關系,非勞務派遣等合同關系;
2、母公司須有使用該勞動者的行為,如勞動者僅在多個子公司之間調動,一般不適用該項規則;
3、自然人作為多個公司控股股東的情況,因自然人之間不能形成勞動關系,故不適用該項規則;
4、該項規則僅是對《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十條“勞動者非因本人原因從原用人單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單位工作的,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計算為新用人單位的工作年限。原用人單位已經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新用人單位在依法解除、終止勞動合同計算支付經濟補償的工作年限時,不再計算勞動者在原用人單位工作年限”的補充 。
二、母公司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母公司是指有一個或一個以上子公司的企業。從母公司的定義可以看出母公司要求同時具備兩個條件:
1、必須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子公司,即必須滿足合并報表準則所規定的控制的要求,能夠決定另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能據以從另一個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權力。母公司可以只控制一個子公司,也可以同時控制多個子公司。
2、母公司可以是企業,如《公司法》所規范的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也可以是主體,如非企業形式的、但形成會計主體的其他組織,如基金等。
綜上所述,因為經營所需,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經常發生人員的流動。根據母公司勞動合同法方面規定,判斷母公司和員工是否有勞動關系,要從人身隸屬和生產依附兩個方面入手。如果母公司和在子公司干活的員工簽署勞動合同,母公司承擔工資報酬等,雙方就存在勞動關系。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全文2020
是否可以同時簽兩份勞動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銷售口罩違法嗎
2021-01-18異地離婚需要哪些手續
2021-02-04私營企業是一般納稅人嗎
2021-02-21拖欠貨款的訴訟時效從何時開始計算
2021-02-23前妻要求增加撫養費我該怎么辦
2020-11-14何為婚姻自由
2020-12-30異地審理需要怎么申請
2021-03-18尋釁滋事被行政拘留后還能再追訴嗎
2020-12-11不得抵押的房地產有哪些?
2021-02-25強制執行時效是兩年嗎
2021-02-03老師猥褻學生學校是否負有責任
2021-02-07擅自將耕地改為林地如何處罰
2021-02-08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女職工產假時間如何保證,產假期間的工資如何保障
2020-12-11待崗期間經濟補償金標準
2020-12-16職工因工致殘如何調崗
2020-11-16什么情況被公司辭退不能勞動仲裁
2021-01-03勞動糾紛一審終審怎么撤銷
2020-12-31長期健康保險產品是否有合同猶豫期
2021-03-25保險合同寫法定受益人可以嗎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