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最常見的解除勞動合同的情況就是約定的合同期限屆滿,但大家不要以為在解除了勞動合同之后就不再享有一定的權利,按照我國《勞動法》、《勞動合同法》中的規定,即使解除了勞動合同,當事人也是享有一定權利的,那到底勞動合同期滿后還享有哪些權利呢?我們一起在下文中進行了解吧。
一、勞動合同期滿后還享有哪些權利
根據《勞動合同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勞動合同到期后,勞動者仍享有相關權利:
1、此前未休年休假可折算工資;
2、病假期間可以順延合同到期的期限;
3、可獲得合同期內的經濟補償金;
4、已連續工作滿十年或連續訂立兩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有權要求與用人單位簽定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5、用人單位在六個月內重新招聘人員的,在同等條件下有被優先錄用的權利;
6、有權要求用人單位出具勞動關系終止證明,并在十五日內為勞動者辦理人事檔案及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
7、未給勞動者辦理失業保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的,勞動者有權請求用人單位賠償。
二、怎樣解除勞動合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31條規定: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應當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明確賦予了職工辭職的權利,這種權利是絕對的,勞動者單方面解除勞動合同無須任何實質條件,只需要履行提前通知的義務(即提前30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即可。原勞動部辦公廳在《關于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有關問題的復函》也指出: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既是解除勞動合同的程序,也是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勞動者提前30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無須征得用人單位的同意。超過30日,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提出辦理解除勞動合同手續,用人單位應予以辦理。
《勞動法》一方面賦予了職工絕對的辭職權,另一方面又賦予了用人單位一定的請求賠償損失的權利。《勞動法》第102條規定:勞動者違反本法規定的條件解除勞動合同或者違反勞動合同中約定的保密事項,對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原勞動部在《違反《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的第 4條明確規定了賠償的范圍:勞動者違反規定或勞動合同的約定解除勞動合同,對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勞動者應賠償用人單位下列損失:
1、用人單位招收錄用其所支付的費用;
2、用人單位為其支付的培訓費用,雙方另有約定的按約定辦理;
3、對生產、經營和工作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4、勞動合同約定的其他賠償費用。
職工主動提出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后部分職工在以書面通知用人單位30日后主動離職,不予理會用人單位的賠償要求,用人單位則不給職工辦理人事關系和檔案的調轉手續,職工離職后人事關系和檔案長期留置在原用人單位;造成職工在新的工作單位不能辦理勞動保險、不能辦理出國政審手續、影響技術職稱評定、不能進一步求學深造和喪失報考國家公務員的機會。所以,職工在與用人單位因解除勞動合同賠償損失方面發生爭議后應當在1年及時向用人單位所在地區、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請勞動爭議仲裁。
實踐中,在勞動合同期滿后,當事人可以選擇解除勞動合同,當然也是可以在協商一致的情況下進行勞動合同的續簽。不過,要是因為單位降低之前的待遇,從而導致勞動者不愿意續簽勞動合同的話,此時單位需要向勞動者作出相應的賠償。
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要履行什么程序
沒簽勞動合同辭職怎么辦
公司不簽勞動合同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本科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學院,研究生就讀于西南政法大學法學院,并獲得“西南政法大學優秀畢業生”稱號。楊玲律師理論功底扎實,視野開闊、邏輯嚴密、作風穩健,擅長民商法(合同糾紛、勞動爭議、婚姻家事糾紛、人身侵權等)、刑事辯護。從業以來成功代理多起爭議標的額大、法律關系復雜、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訴訟案件。以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戰經驗、嚴謹的工作作風、嫻熟的辦案技巧深受委托人的信賴好評。楊玲律師堅持在專業領域深入研究探索,以期最大限度的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未約定保證方式保證人能免除保證義務嗎
2021-02-11政府未獲批準先征收土地如何處置
2020-12-20連帶與按份共同保證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2反擔保合同期限屆滿反擔保人還需要承擔責任嗎
2020-12-16建設工程造價糾紛規范
2021-01-07外嫁女戶口遷出還有宅基地繼承權嗎
2020-12-21房地產估價機構管理辦法
2020-11-30私人幼兒園疫情不上班有工資嗎
2020-12-14如何判定壽險保單是否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有的保險該如何分
2021-01-08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保險公司車險不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2-03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人身保險合同常見問題
2021-02-23車險理賠的程序怎么走
2021-02-19獲賠17萬 隨州國壽新簡身險理賠第一單
2021-02-02婚內買的保險離婚時能分嗎
2021-03-15保險合同是附條件的民事行為嗎
2021-01-10旅行社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規定具體是什么
2020-12-31建筑工程承包合同司法解釋
2020-12-09胎兒能否享受征地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