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用人單位而言,勞動者處于弱勢地位,其權益很容易受到傷害,故而國家在立法上偏向于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在職工通過用人單位的面試之后,需要通過簽署勞動聊會天來確定勞動掛心,一般來說,入職多少天簽合同?現在就來一起了解下吧。
一、入職多少天簽合同?
入職后一個月內單位應當與你簽訂勞動合同,超過一個月不簽,你可以申請勞動仲裁,要求支付雙倍工資。
二、員工入職手續如何辦理
1、填寫《員工履歷表》。
2、發放向新員工介紹公司情況及管理制度的《制度匯編》,使其具備基本公司工作知識,要求其通過公司內部網絡了解進一步情況。
3、按照《新員工入職手續清單》逐項辦理入職手續。
4、確認該員工調入人事檔案的時間。
5、向新員工介紹管理層。
6、帶新員工到部門,介紹給部門總經理。
7、將新員工的情況通過e-mail和公司內部刊物向全公司公告。
8、更新員工通訊錄。
9、簽訂《勞動合同》。
三、招聘員工的法律規定有哪些?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時,應當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內容、工作條件、工作地點、職業危害、安全生產狀況、勞動報酬,以及勞動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況;用人單位有權了解勞動者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的基本情況,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
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扣押勞動者的居民身份證和其他證件,不得要求勞動者提供擔保或者以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如實物。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扣押勞動者居民身份證等證件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依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處罰。
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以擔保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退還勞動者本人,并以每人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標準處以罰款;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用人單位招用與其他用人單位尚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勞動者,給其他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一般來說,入職一個月之內用人單位必須與勞動者簽署勞動合同,否則用人單位需要支付職工雙倍工資,這也就回答了“入職多少天簽合同”這個問題,在入職后需要按照用人單位規定的流程辦理入職手續。用人單位在招聘職工時,需要確定其與其他單位不存在勞動關系。
入職后多久簽勞動合同,如何訂立勞動合同?
入職簽訂保密協議合法嗎?
原單位未解除勞動關系能否入職新單位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法的司法解釋
2020-12-21醫療事故三級能賠多少錢
2020-12-25醫院走失是誰的責任
2020-11-17申請法律援助的流程
2020-12-10原產地標記如何認證
2020-12-31傳喚是行政強制措施嗎
2020-11-15不可抗力及違約責任的免除
2020-11-14非機動車違章怎么處罰
2021-02-27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協議離婚,如何要回我的買車資格
2021-01-30房產抵押擔保人可否拒絕還款
2021-01-08特警有權開交警罰單嗎
2020-11-30二手房中介應該要考慮哪些因素
2021-01-20中介不退錢去哪里投訴
2020-12-18集資房轉讓需繳納什么費用
2020-11-16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中的保險利益
2020-11-12保險合同的中止是什么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