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勞動仲裁程序中斷條件有哪些?
1、已向對方當事人主張權利。包括向用人單位或上級機關申訴、向對方發律師函等方式。例如職工對解除勞動合同決定不服,向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提出申訴,屬于“有正當理由”。職工對于用人單位(或上級領導機關)重新答復不服而申請仲裁的,重新答復的時間應視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詳見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臨時工的用工形式是否存在等問題的請示》的復函)。
2、已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如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請求調解、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仲裁。
3、對方當事人同意履行義務。即對方承諾在某一時間履行義務等,要搜集能夠證明對方承諾的證據,例如可以通過錄音取證。
4、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以及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國家經貿委、公安部、全國總工會《關于認真貫徹勞動法切實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的通知》)。例如申訴人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沒有法定代理人等。
5、撤訴案件的時效起算時間。當事人撤訴或者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按撤訴處理的案件,如當事人就同一仲裁請求再次申請仲裁,只要符合受理條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應當再次立案審理,申請仲裁時效期間從撤訴之日起重新開始計算(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已撤訴的勞動爭議案件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否可以再受理的復函》)。
6、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未出具書面通知期間。用人單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5條第四項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與勞動者發生爭議的,勞動者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的期限應當自收到解除勞動合同書面通知之日起計算。
綜合上面所說的,勞動仲裁的程序是可以進行中斷的,但在中斷之前就必須要有一個合理的條件才能得到執法人員的認可,中斷之后就意味著案件的時效會延長,但對于當事人也必須要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找到合法的證據從而依法的進行判決。
哪些情況可以申請勞動仲裁?
勞動仲裁訴訟時效是多久
申請勞動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不配合職業病鑒定如何處理
2021-01-09交通事故碰到人如何處理
2021-02-28倒簽合同存在哪些風險
2021-03-26父母以贍養為前提的贈與可否撤銷
2020-12-30家庭暴力離婚賠償標準
2021-03-20斷絕了父子關系還要給贍養費嗎
2021-03-12法院如何強制執行
2020-12-28辦理房產贈與公證錄音錄像嗎
2020-12-26簽訂勞動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27勞務合同可以進行競業限制嗎
2020-12-16脫崗可以辭退嗎
2021-02-03飯店試用期十天不給工資合法嗎
2020-12-26懷孕期間可以要求調崗位嗎
2021-01-03哺乳期公司調崗
2020-11-24擅自離職該怎么做
2021-01-20丟貨了公司就不發工資可以嗎
2020-12-25員工意外險怎么做賬
2021-01-02保險合同生效能退保嗎?怎么樣算合同生效
2020-12-13保險合同解除的特征是怎樣的
2020-11-20無保險利益人投保合同案例
202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