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者如果發生了工傷事故,應當在一定的時限內申請工傷認定。那么法律規定的工傷認定的時限是多久呢?實踐中很多勞動者由于不了解工傷認定的時限,在申請工傷認定時往往超過了時效限制。如果超過工傷認定時效一年怎么辦呢?本文將這對這兩個問題為大家一一解答。
一、工傷認定的時限是多久?
工傷職工所在單位應當自工傷事故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一般為企業注冊所在地)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出情況,報請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適當延長申請時限。
用人單位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受傷害職工或者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向統籌地區勞動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注意:這里勞動者沒有延長申請時限權利,也沒有沒有中斷、中止的法律情形),過了1年申請期限,勞動行政部門將不予以受理工傷申請。除非所在單位愿意協商此事,否則很難通過其他途徑獲得賠償。
二、超過工傷認定時效一年怎么辦?
《工傷認定辦法》第7條規定:“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的申請材料完整,屬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管轄范圍且在受理時效內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雖然《工傷認定辦法》關于個人工傷認定申請時效的確為一年,但并沒有規定一年之后勞保部門就一定不予受理。關于一年的時效問題,應理解為超過一年后,認定勞動保障部門如果不予受理,將不屬于行政不作為,但法律并未作出超過一年就不可以受理的規定。
從保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角度來看,用人單位和勞保部門都應對超時限的申請作出受理和認定。
工傷認定途徑有兩種,一是用人單位在事發之日起一個月內申請認定,二是勞動者在事發之日起一年內申請認定。一旦單位沒有申請,勞動者一定要及時申請,莫超期限,否則無法實現工傷賠償。如果的確超過了期限,那么工傷賠償的途徑就行不通。這時怎么辦?
換種思路,從一般人身損害賠償的角度要求賠償。人損的訴訟時效也是一年,但起其起點一般從治療終結,或傷殘鑒定結束后開始計算,而工傷的一年是從事發之日計算。因計算起點不同,會出現工傷一年已過,而人損一年還沒有屆滿的局面。所以超過工傷認定時效,可以從人損角度進行補救。
工傷認定的時限是多久?法律對此有明確的規定,針對不同的申請主體,規定的認定時限不一樣。而超過工傷認定時效一年怎么辦?對于這些問題,上文都有十分詳細的描述,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助您解決您所遇到的問題。如果您遭遇了工傷事故,一定要及時申請工傷認定,以便及時獲得工傷賠償和救濟,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工傷認定的費用應該由誰來承擔
申請工傷認定的材料是什么
對工傷認定結果不服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自愿離婚協議書格式是怎樣的
2021-01-19贈與合同部分履行還可以任意撤銷嗎
2020-11-24商標轉讓可以無償贈予嗎
2021-01-01交警出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要用幾天
2021-01-15工傷賠償協議后老板不給錢怎么辦
2021-03-17撫養權變更有期限嗎
2021-02-23離婚后再進行結婚登記要離婚證嗎
2020-12-24開發房地產合同范本
2021-01-29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實習協議有效力嗎
2021-02-17用人單位招工能否收押金
2021-01-19子公司勞動關系轉移
2021-03-15保險法的修改與保險合同格式條款的改造
2021-01-20無效保險合同
2020-11-29保險主次責任理賠流程
2020-12-25保險對方公司不肯調解怎么辦
2021-03-18車險在什么情況下保險公司不理賠是合法的
2021-01-15保險代理人的不受歡迎型有哪些類型呢
2021-03-11什么叫承包到戶
2021-01-13辦理土地轉讓辦法以及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