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期間享受的待遇有哪些內容
關于醫療待遇可以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醫療期內職工享受的待遇,第二種是醫療期屆滿后享受的待遇。
第一種待遇是在醫療期內,企業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并且應當支付給職工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濟費和醫療待遇。其中病假工資或者疾病救助費可以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但是不能低于最低工資標準的80%.醫療待遇按照企業參加醫療保險待遇的相關規定來支付。
第二種待遇是在醫療期滿后,職工不能從事原來的工作,也不能夠從事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單位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但應當以書面的形式提前30日通知勞動者本人,并且支付給勞動者經濟補償和醫療補助金;經濟補償的標準按照勞動者在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來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的經濟補償;關于醫療補助金,一般情況應以不低于六個月的工資標準來支付。
二、醫療期如何計算
根據勞動部關于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發[1994]479號)第4條規定。醫療期三個月的,按六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六個月的,按12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九個月的,按15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二個月的,按18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十八個月的,按24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二十四個月的,按30個月內累計病休時間計算。醫療期計算應從病休第一天開始,累計計算。
如:享受三個月醫療期的職工,如果從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該職工的醫療期應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間確定,在此期間累計病休三個月即視為醫療期滿。其他依此類推。
職工得病了的,用人單位需要按照職工在本單位的工作年限,給予其一定時間的醫療期,但通常醫療期最多不能超過24個月。而在醫療期內,用人單位不能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1條和第40條的規定,與解除與職工的勞動合同,另外還需要按照有關規定支付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雖然允許病假工資或疾病救濟費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但卻不得低于最低工資的80%。
醫療期未滿勞動合同不終止么
醫療期到解除勞動合同嗎?
在醫療期內合同到期怎么辦?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案件審理后有哪些執行程序
2021-02-05普通許可可以轉授權嗎
2021-01-05賣豬不開檢疫票如何處罰
2021-01-03遺產繼承沒有第一第二繼承人如何繼承
2021-01-09土地糾紛案有年限嗎
2020-11-17單位集資房什么時候能上市買賣
2021-03-23普通員工簽勞動合同注意什么
2021-02-21如何支付經濟補償金
2021-02-22勞動合同終止的,用人單位是否支付經濟補償?
2020-12-21火車外飛石造成旅客傷害應如何求償
2020-12-07未盡提示、說明義務被罰,保險人說明義務的履行方式是什么
2020-11-18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具有效力
2021-02-15財產保全在哪里辦
2021-02-02保險猶豫期的含義是什么
2021-01-18最高法民二庭負責人解讀保險法解釋(二)
2020-11-09保戶須知
2021-03-25旅游保險常見問題
2020-12-27土地出讓算土地使用權嗎
2021-01-04如何區分土地出讓金與地價的不同點
2021-02-04公益拆遷補償就一定不高嗎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