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于與解除勞動合同補償金是否要繳稅?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個人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征免個人所得稅問題的通知》(財稅[2001]157號)明確規定:個人因與用人單位解除勞動關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包括用人單位發放的經濟補償金、生活補助費和其他補助費用。對于個人因解除勞動合同而取得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應按“工資、薪金所得”項目計征個人所得稅。
所以,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要交稅。
二、解除勞動合同一次性補償金是怎么規定的?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
(一)勞動者依照本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二)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三)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四)用人單位依照本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五)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六)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十七條 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事實上,除了意外傷害事故當中的補償和國家補償之外,其他在工作關系當中,不管是因為什么樣的方法而取得的合法收入都是屬于依法納稅的范圍。只不過解除勞動合同也并不代表著就一定有經濟補償金的,職工既想要主動離職,又想讓公司對自己履行賠付義務是不可能的。
入職后多久簽勞動合同,如何訂立勞動合同?
到法定退休年齡勞動合同就自動終止嗎?
工傷期間解除勞動合同有哪些補償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管轄權異議超出時間怎么處理
2020-12-11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權能贈與嗎
2020-11-28公司變更經營范圍流程怎么走
2021-01-19車輛在質押情況下是否可以買賣
2021-02-27回購房定金該如何討回?
2020-11-26承兌匯票保證金可以查封嗎
2021-01-13沒有借條怎么起訴呢
2020-11-27結婚彩禮什么時候給
2021-01-15夫妻一方個人所借債務屬夫妻共同債務嗎,婚姻法最新解釋規定
2021-01-22女方想離婚男方不愿意該怎么做
2021-01-25什么是聯建,房地產聯建的主要類型及其法律性質
2021-02-02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貨物運輸保險單種類介紹有哪些
2021-01-26保險索賠有什么規定
2021-03-03交通保險最多賠多少錢
2020-12-14提車保險有哪些
2021-03-14詳解幾種主要保險免責條款
2020-11-30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什么意思
2021-01-14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
2021-02-23國有土地出讓后能收回嗎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