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我國對于勞動者設有專門的誤工費、工傷賠償等法律條文規定,對于誤工費的賠償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展開分析,針對各級標準進行賠償。那么什么情況下退休有誤工費呢?接下來的內容就針對該問題做出了解答與分析證明。
什么情況下退休有誤工費?
退休后的人遭受人身損害的誤工費。誤工費,是指賠償義務人應當向賠償權利人支付的受害人從遭受傷害到完全治愈這一期間內(即誤工時間),因無法從事正常的工作或勞動而失去或減少的工作、勞動收入的賠償費用。基于侵權法的完全賠償的原則,只要是與加害行為具有相當因果關系的受害人的所失利益都應當給予賠償。我國誤工費的賠償采取的是勞動能力喪失說,誤工費賠償制度,是從受害人實際遭受的損失角度設計的,其并不以年齡進行限制。我國對退休年齡所作的規定,既有對勞動者達到一年年齡后勞動能力下降問題的考慮,同時還有新生勞動力就業崗位以及對勞動者予以保護等問題的考慮,退休在某種意義上更多的是一種待遇。再者,廣大農村的多數農民還不能享受退休待遇,多數五、六十歲的老人還是家庭經濟來源的主力,即使是城鎮已退休的人員,還有大量的被返聘的現象。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勞動者勞動能力的減弱與喪失,必然大大遲延。偏面的以一定的年齡作為勞動能力喪失的依據,既無明確的法律依據,與我國的國情、社情也不相符。
根據最高法《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7條規定:
“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第20條規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根據第17條規定,誤工費是因遭受人身損害而減少的收入,與受害者是否退休無關。根據第20條規定,誤工費應按實際損失的工資總額計算。一般而言,沒有從事其它有收入的職業的,實際損失沒有減少,不能主張誤工費;從事了其它有收入職業的,可以主張誤工費。
通過上文中的內容進行分析可以看出,關于什么情況下退休有誤工費該問題需要結合實際案情進行分析。按照規定來說,對于退休之后誤工費賠償問題需要根據勞動者的傷情進行判斷。對于職業病或者是在職期間就遇到了傷害的情況在退休后需要根據誤工時間進行賠償。對于退休后所受的傷害理論上是不予賠償的。
2020年最新交通事故誤工費的賠償標準
誤工費賠償標準2020
交通事故誤工費賠償需要哪些證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驅逐出境是否適用臺灣
2021-01-14侵權涉及非法建筑如何賠償
2021-02-02婚前協議只簽名沒按手印是否有效
2021-02-112020互聯網著作權如何保護
2021-02-16房產抵押擔保協議
2020-12-17交通肇事罪檢察院到法院多久能判下來
2020-12-23怎么區分夫妻共同債務與夫妻個人債務
2021-03-20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終止的勞務合同保存多久
2021-01-20喪偶婦女的財產繼承是否會因子女少分
2021-01-25企業作為擔保人擔保合同是否有效
2021-03-10交通事故單位如何賠償
2021-01-25夫妻唯一住房能執行嗎
2021-01-26女職工哺乳期保護
2021-01-08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停工留薪滿后可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2訂立勞動合同時薪水約定不明確如何處理
2021-02-10沒有簽勞動合同怎么進行勞動調解
2021-01-09家庭財產保險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2021-02-10妻子代簽的名這份人身保險合同有效嗎?
202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