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婚精神賠償的適用范圍是什么
①主體適用范圍。
主體范圍指因精神損害賠償而有權提出訴訟請求的公民和組織。直接受害人有權提出精神損害賠償之訴,沒有爭議。對于間接受害人,法人或其它組織是否能提出精神損害,《解釋》有了進一步的規定:如第7條,“自然人因侵權行為致死或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遺體受損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訴精神損害賠償,列配偶,父母和子女為原告。”說明了,間接受害人也可作為要求精神損害賠償的主體。因為死者的近親屬緣于不法侵害者的不法行為,對其身心造成巨大痛苦,精神上的損害是顯而易見的。如果只能由直接受害人提出訴訟,顯然對間接受害人不公平。對于法人和其它組織,《解釋》中的第5條規定:“法人或其它組織以人格權遭受侵害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精神損害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為人格權是以人身為內容為直接目的的民事權利。法人并無思想和精神可言,其商業信譽受損,法人無精神上的痛苦和損傷。而只能導致其銷售額下降,利潤減少。對于法人這一損失只能依照民法上關于物質損害賠償的方法進行處理,故法人無權提出精神損害賠償。
②客體適用范圍
依照《解釋》的規定,精神損害賠償的范圍限于:“⒈公民的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2.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3.人格尊嚴,人身自由權。還有,違反社會公共利益,社會公德,侵害他人隱私或其人格利益,受害人以侵權為由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賠償精神損害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這些權利結合在一起,保護了人作為生物有機體所固有自然屬性上的人格利益。從而使權利主體自身生存,活動和發展所需的各種條件、基礎和社會評價得到滿足和實現。這次《解釋》將精神損害賠償的客體做出了擴大,其中生命健康權,隱私權等第一次以條文的形式確定下來,是符合有損害就有賠償這一基本精神的。
精神損害賠償的構成要件
精神損害又稱無形損害,是指行為人侵害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等使公民產生恐懼,悲傷,怨恨,絕望,羞辱等精神痛苦,以及使公民神經受到損傷等。國內學者外對精神損害的概念又有不同的理解:一種認為,精神損害是基于心理作用致使他人痛苦不安及發生精神狀況的異常;另一種則認為,精神損害是基于一定行為致使他人尊嚴,威信降低;還有一種觀點以《牛津法律大詞典》為代表,它給精神損害定義為“不僅僅是一種驚嚇,而且是一種可辨認的身體或精神上的損害,它不是由于身體撞擊而引起的,而是所見,所聞或它經歷通過大腦而產生。”精神損害具有無形性,不能用金錢加以衡量。
從世界范圍來看,各國民法保護人身權主要方法,是賦予受害人排除妨害和侵害人承擔非財產性責任方式的請求權。但事實上,受害人為排除妨害要開支必要費用。侵害人只承擔非財產性的責任方式。在大多數下就顯得蒼白無力,難以達到制裁違法,填補損害,撫慰受害人之目的。因此,我國民法上規定了精神損害賠償這一項新的民事法律制度。2001年2月26日,最高人民法又做出了《關于確定民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稱《解釋》)在立法上對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條件,范圍,規則又做出了更詳盡的規定,使之有法可依。
覺得自己在離婚的時候符合精神損害的范圍,建議可以按照相應的規定來進行申請,只要符合規定自然而然就能夠順利申請通過。更多離婚精神賠償的適用范圍跟相應的法律要求,歡迎律霸網網站咨詢了解,找專業的律師為你詳細講解清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個人將建筑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如何處理
2021-02-03交警以車輛違章未處理不予年審年檢合法嗎
2020-12-27地役權與其他用益物權一并轉讓是如何的
2021-02-18資產的變現能力叫做什么
2021-01-07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競業限制沒有補償還存在嗎
2020-11-15不贍養老人的子女能分撫恤金嗎
2020-11-13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可以調整注冊資本最低限額嗎
2020-12-01合同債權質押是怎樣的
2021-01-15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公司更名后原來的合同還有效嗎
2020-12-25女職工孕期能不能被辭退?
2020-11-10投保人壽保險后輕易退保會有什么后果
2021-01-29城鄉居民自愿參保的應該怎么做
2020-12-11存款保險事關錢包,12件事你必須知道
2021-01-28出口產品責任險理賠案例
2021-03-08保險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管轄
2021-02-02對新保險法修改中兩個問題的探討
2021-02-26保險公司理賠出院時應注意什么
2020-12-13人身傷害保險理賠流程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