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訴證人出庭作證程序是怎樣的?
我國民事訴訟中證人出庭作證的程序初具輪廓。具體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1、當事人申請證人出庭作證,應當在舉證期限屆滿10日前提出;
2、人民法院對當事人的申請進行審查,如果予以準許的,在開庭審理前通知證人出庭作證,并告知其應當承擔如實作證及作偽證的法律后果;
3、證人出庭后、作證前,審判人員要告知其作證的權利和義務;
4、證人接受當事人的質詢以及審判人員的詢問;必要時,可以讓證人相互進行對質。
二、哪些情況下證人可以不用到現場出庭?
凡是知道案件情況的單位和個人,都有義務出庭作證。有關單位的負責人應當支持證人作證。不能正確表達意思的人,不能作證。
經人民法院通知,證人應當出庭作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經人民法院許可,可以通過書面證言、視聽傳輸技術或者視聽資料等方式作證:
1、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2、因路途遙遠,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3、因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4、其他有正當理由不能出庭的。
三、民事訴訟證人要符合哪些條件?
1、證明的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健康狀況相適應。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規定,不能正確表達意志的人不能作為證人。待證事實與其年齡、智力狀況或者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作為證人。
2、證人能夠客觀陳述親身感知的事實。
出庭作證的證人應當客觀陳述其親身感知的事實。證人為聾啞人的,可以用其他表達方式作證。證人作證時,不得使用猜測、推斷或者評論性的語言。
綜上所述,法院審理民事案件,在開庭時候組織雙方當事人質證,如果需要證人出庭,應當走相關程序,由當事人在舉證期限內提出要求,法院受理,如做出決定,證人收到通知后在開庭時間準備材料出庭。證人應當如實闡述案件事實,不得提供偽證作假。
保證人要承擔什么責任?
書證與證人證言的區別是怎樣的
民事訴訟被告證人可以不出庭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下班回到宿舍摔傷算工傷嗎
2021-01-31什么情況會被超期羈押
2021-02-05農民工討薪被打怎么維權
2021-02-02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應該由誰繳納
2020-11-07申請法院強制執行行政處罰需要多長時間
2020-12-15什么是破產債權
2021-03-02土地租賃可以轉租嗎
2020-11-08合同法關于合同變更的解析
2021-02-11離婚財產保全怎么解除保
2021-02-13代拍協議范本
2021-01-31按份共有房產證如何辦理贈與手續
2021-01-07房產證有時效嗎
2021-01-12公司結業不按照勞動法賠償怎么辦
2020-12-04人身保險從業資格證書如何取得
2020-12-05保險合同無責任或無過錯不賠償格式條款無效嗎
2021-02-09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程序是什么
2020-12-04代簽名人身保險保單法律效力問題研究
2021-02-14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發生車禍后保險都賠哪些費用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