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推薦】
行政強制法 訴訟費 訴訟時效抗辯 管轄權異議申請書 起訴書怎么寫 強制執行申請書 欠條的訴訟時效
現如今,需要民事訴訟的情況越來越多了。很多人希望通過法律維護自身權益,在民事訴訟中,但大家不知道針對不同人群是否有區別,如果訴訟人是有精神疾病可不可以申請訴訟,精神病人不能成為民事訴訟當事人嗎?接下來由律霸的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于這方面的知識,供大家進行了解。
一、 精神病人不能成為民事訴訟當事人嗎
1、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和《民法通》的相關規定,未成年人、精神病人是限制行為能力人,他們若要參與民事訴訟,必須由其監護人以代理人的身份參與。
2、根據《民事訴訟法》第57條規定:無訴訟行為能力人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代理人之間相互推諉代理責任的,由人民法院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二、法定代理人代理訴訟的情況有哪些
當事人進行民事訴訟要具備相應的訴訟行為能力,訴訟行為能力是以自己行為實現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的能力。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具有訴訟行為能力,比如,未成年人、精神病人就不具有親自進行訴訟活動的能力,當其民事權利受到侵犯時,應當由他的監護人作為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
按照法律規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監護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經死亡或者沒有監護能力的,由下列人員中有監護能力的人擔任監護人: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經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單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無行為能力或者限制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員擔任監護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親屬;經精神病人的所在單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同意的愿意承擔監護責任的關系密切的其他親屬、朋友。
法定代理人是基于法律確定的監護權而代理當事人的人,既不是基于當事人的意思表示,也不是基于他自己的意思表示,而是法律規定。因此,法定代理人應當主動代理當事人進行訴訟,代為行使訴訟權利,承擔訴訟義務,擔負法律上的責任,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如果法定代理人之間互相推諉代理責任,由人民法院在監護人中指定其中一人代為訴訟。
民事訴訟法既然規定無訴訟行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那么法定代理人在訴訟中的行為應當視為當事人的行為,與當事人的行為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和對方當事人對無訴訟行為能力的當事人所為的訴訟行為,應向其法定代理人進行。但是法定代理人畢竟不是當事人,他不是實體權利的享有者和義務的承擔者,因此在訴訟中,法定代理人不能行使代理權或者死亡,沒有其他法定代理人承擔訴訟時,訴訟可以終止但不能終結。
法定代理人是在當事人無訴訟行為能力的情況下,法律規定的訴訟代理人,如果在訴訟進行中,未成年的當事人達到了成年,被宣告無行為能力的當事人恢復了行為能力,法定代理權自行消滅。如果法定代理人與未成年人是基于養父母、養子女的親屬關系代理訴訟,法定代理權隨收養關系的解除而解除。
法定代理人權限變更或者解除后,當事人應當書面告知人民法院,并由人民法院通知對方當事人。
精神病人不能成為民事訴訟當事人嗎?在我國是有相關的法律規定的,精神病人在法律上是限制行為能力人,他們是不能成為民事訴訟當事人的,他們如所需要參與民事訴訟,是必須要由他們的監護人作為代理人的身份,才可以參與訴訟的,這些大家要了解清楚。
什么人可以當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代理人
精神病人犯罪的處理方法是怎樣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未簽勞動合同工傷的賠償標準
2021-02-20征地補償糾紛如何解決
2020-12-14外商投資企業注銷流程有哪些
2021-01-22欠條可以直接執行嗎
2021-01-31家庭暴力導致離婚案例
2020-12-25集資房的風險隱患
2020-11-12外聘人員合同如何中止
2021-03-24交通事故理賠有什么程序
2021-03-07為什么集資房要全款
2020-12-23違反保密協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09勞務外包員工工資待遇有什么規定
2021-01-22浙江省疫情期間工資怎么發放
2021-02-27勞動監察撤訴會通知嗎
2021-01-07意外險車禍手骨折能賠多少錢
2021-02-19法律規定投保人有哪些權利
2021-01-31人身保險的概念應該如何理解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問題
2020-11-26我方全責保險會全賠嗎
2021-02-13少兒分紅保險如何選擇最合適
2021-01-31交通事故一審后保險公司上訴,原告投訴有用嗎
20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