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審判監督程序要具備什么條件
人民法院對已經審結的案件發現確有錯誤的,依其審判監督職能,有權對案件提起再審,但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第一, 提起再審的主體必須是法定的行使審判權的機關和公職人員。依照我國《民事訴訟法》和《人民法院組織法》,在民事訴訟中有權行使審判權的機關和公職人員包括:各級人民法院的院長和審判委員會,他們共同對本院的審判行審判監督權;最高人民法院以及上級人民法院。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主體不同,其提起的方式和適用的程序也各不相同。
第二, 提起再審的客體必須是人民院確有錯誤的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和調解書。所謂確有錯誤,既包括認定事實的錯誤,又包括適用法律上的錯誤;既包括適用實體法錯誤,也包括法定程序錯誤。對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如未發現錯誤,不能提起審判監督。另外,人民法院對未生效的裁判發現錯誤的,只能通過二審程序糾正錯誤,而不能適用審判監督程序提起再審。
第三, 必須由有權提起審判監督程序的組織作出裁定書以決定再審,方能啟動再審程序。
二、人民法院應當再審的情形
當事人的申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一)有新的證據,足以推翻原判決、裁定的;
(二)原判決、裁定認定的基本事實缺乏證據證明的;
(三)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是偽造的;
(四)原判決、裁定認定事實的主要證據未經質證的;
(五)對審理案件需要的證據,當事人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書面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調查收集的;
(六)原判決、裁定適用法律確有錯誤的;
(七)違反法律規定,管轄錯誤的;
(八)審判組織的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應當回避的審判人員沒有回避的;
(九)無訴訟行為能力人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為訴訟或者應當參加訴訟的當事人,因不能歸責于本人或者其訴訟代理人的事由,未參加訴訟的;
(十)違反法律規定,剝奪當事人辯論權利的;
(十一)未經傳票傳喚,缺席判決的;
(十二)原判決、裁定遺漏或者超出訴訟請求的;
(十三)據以作出原判決、裁定的法律文書被撤銷或者變更的。
對違反法定程序可能影響案件正確判決、裁定的情形,或者審判人員在審理該案件時有貪污受賄,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為的,人民法院應當再審。
對于已經生效的判決、裁定,不是所有的都能啟動審判監督程序,也就是再審程序。要知道審判監督程序屬于一種特殊的審判程序,是作為司法補救的一種程序。除少數由檢察機關、上級法院或本院依職權提起再審外,審判監督案件多數是由當事人申請再審引起的。而這實際也包含了兩個程序,即再審申請復查程序和再審程序。
民事訴訟中的審判監督程序
民事審判監督程序的審限是多久?
哪些機關可以提起審判監督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老百姓能告法院嗎
2021-02-21老年人無房居住如何處理
2021-03-15贈予贍養協議怎么寫
2021-02-26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春季要如何購房
2021-01-02應該如何挑選房屋中介
2020-11-26競業限制協議每個月應該給補償嗎
2021-02-19用人單位使用已經辭職的員工參與拍攝的宣傳視頻,是否侵犯個人肖像權
2021-01-30對工傷認定不服可申請仲裁嗎
2021-02-11人壽保險重要性及功能有哪些
2021-03-17員工意外保險合同的相關內容有哪些
2021-01-25人身保險合同效力的恢復是怎樣的
2020-11-12保險拒賠引真空地帶爭議
2020-11-20汽車改裝線路自燃保險公司進行賠償嗎
2020-12-05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出讓土地合同變更受讓人的條件是什么
2021-02-16怎么運用土地管理法的相關規定處理集體土地上的征收問題
2020-11-11土地轉讓承包的流程是什么
2021-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