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界定實習生與正式職工
實習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就業型實習,另一種是畢業型實習。就業型實習是實習人員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在單位通過實踐進行一定的專業訓練。在這種實習中,實習人員必須與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如專利代理人、律師、醫師等。另外一種是實習人員出于學習需要在單位進行社會實踐的行為,實際上大多是大學生的畢業型實習。
學生在實習期間發生的傷害事故包括學生本人受到傷害和學生致人損害,不僅涉及學生、學校,還涉及提供實習場所的企業。如處理不當,不僅學生、學校的權益得不到維護,還影響學校與實習單位的長期合作。在校學生到實習單位實習期間,雖然所處的環境不在學校,但其學習內容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將課堂教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方式,實習的目的是增強實際運用的能力。實習單位僅提供實習場所,與實習生之間無身份隸屬關系。實習生在實習單位、實習期間的身份仍然是在校學生,不屬于一般意義上的勞動者。原勞動部《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12條明確規定:“在校生利用業余時間勤工助學,不視為就業,未建立勞動關系。”在校學生并不具備這些“勞動者”的條件。因此,實習的在校學生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
簽到實習協議應注意的問題
1、實習期內工作時間的約定
可約定每日不超過8小時,如確因特殊情況超過8小時的,應約定相應的加班時間和報酬。
2、實習期間實習報酬的約定
雖然實習期內實習生的報酬不受最低工資標準的約束,但實習生與單位可以約定一定的報酬或者補助,并且最好是明確約定給付的時間以及相應的違約責任。
3、實習過程中實習生發生傷亡的處理
從實習生權益保護角度出發,可與實習單位約定發生傷亡事故的,由實習單位比照工傷保險待遇的標準支付傷亡待遇,以避免法律依據缺失導致實習生權益受損。
4、實習生在實習期知識產權歸屬的約定
5、發生糾紛的處理
可約定友好協商及訴訟的處理方式,避免日后發生糾紛時出現尷尬。
實習生是有可能升級為正式員工,但在沒有拿到畢業證的時候,勞動者都是以實習生身份在執行。關于實習生與正式職工界定的內容或是它們享受到的工傷保險的待遇情況,可以找律霸網上的律師幫助你。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女職工懷孕未滿4個月流產的,享受多少天產假
2020-11-19強拆后的法定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2021-01-29肖像權授權是否有期限限制
2021-02-23醉酒駕車撞死人判幾年
2020-12-25訂婚了想退婚錢怎么辦
2021-03-15侵權糾紛能否在被告住所地管轄
2021-02-22內河船舶糾紛的管轄規定是什么
2021-01-21房產中介承擔什么責任
2021-03-19山西銀監會非法集資條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6雇傭關系傷殘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01工會的四項基本職能
2020-12-25調崗不同意離職能要賠償嗎
2020-12-22公司倒閉勞務外包工有賠償嗎
2021-02-08用房屋擔保借款,是否享有抵押權
2021-02-23勞動調解途中反悔怎么辦
2021-03-20壽險如何賠付
2021-02-09買兩份意外險,賠付是不是兩份都分別賠付
2021-01-15荊門市消委會點評保險合同
2021-02-25保單詳細條款到底是否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2021-02-06如何確定保險合同的保險期限起算時點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