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監察科,或者是當地勞動局。
相關條例:
實踐中,引發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產生的主要有以下四大風險點:一是提供勞務者風險意識差,自我保護能力低;二是接受勞務一方組織管理與安全保障能力不足;三是部分領域的不規范用工現象明顯;四是為規避勞動爭議訴訟可能面臨的風險,部分身體權、健康權受侵害的個人選擇按照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由立案。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1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遭受人身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雇主承擔賠償責任。雇主承擔賠償責任后,可以向第三人追償。"而《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即,《侵權責任法》實施之后,接受勞務者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由"無過錯責任原則"變為"按照各自過錯承擔相應責任"。故在此類案件中,提供勞務者并非被當然免除了證明責任,其就自身不存在過錯、接受勞務者一方存在過錯之事實仍負有舉證義務。
此外,工傷事故不屬于提供勞務者受害者責任糾紛案件調整的范圍,法院經過審理,如認定受害者所遭受的人身損害系工傷,應當釋明原告撤訴之后申請工傷認定,其堅持起訴的,應當裁定駁回起訴。
最后,從上述幾個案件的審理結果來看,法院在該類案件中調解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于主動審查用工單位投保相關商業險的情況。在投保了商業險的情況下,鑒于損失能夠被保險賠償金部分甚至全部分擔,出于快速解決糾紛的目的考慮,接受勞務一方會有較強的意愿通過協商方式解決糾紛。故當事人投保商業險的情況雖與案件的事實認定無關,但查明之后確能有效提高法院調解工作的針對性和成功率,亦有助于一次性解決糾紛、化解矛盾。在此,也建議用人單位通過選擇合適的商業保險、合適的投保金額,有效避免用工風險。
但是在很多時候,侵犯大家利益的事情時有發生,因此建議大家在遇見問題的時候,積極的尋求法律的幫助,律霸網為您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專業保障您的利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明專利初步審查的范圍怎么規定
2021-03-19孤老的監護人如何指定
2021-02-06怎么處理未婚同居期間的債權債務?
2021-02-02能追討過去的贍養費嗎
2021-03-03房屋遺產繼承公證費用怎么算
2021-02-27公司被合并重簽合同有賠償嗎
2020-11-20鄰居間的土地糾紛怎么解決
2021-03-25居民申請保障性住房條件有哪些
2021-01-30工傷認定爭議由誰舉證
2020-12-01調換崗位要有什么證明
2021-03-13勞動合同糾紛被告是否要反訴
2020-12-13企業退休養老金相關規定是什么
2020-11-09發生事故司機受傷商業險是否應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
2021-02-13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車險索賠小技巧
2021-03-10承擔產品責任有哪些主要方式
2021-02-17人身保險的作用是什么
2020-12-23車禍受傷無殘疾時保險公司如何賠償?
2021-01-21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買保險時假報年齡的后果
20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