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際股東與控股股東的區別是什么
實際控制人是指雖不是公司的股東,但通過投資關系、協議或者其他安排,能夠實際支配公司行為的人。
大股東是指股票占比最大的股東;它表示該股東與其余的股東相比較,它的占比最大。控股股東一定是大股東,但大股東卻并不一定是控股股東。
二、什么是控股股東
控股股東,是指其出資額占有限責任公司資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或者其持有的股份占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股東;出資額或者持有股份的比例雖然不足百分之五十,但依其出資額或者持有的股份所享有的表決權已足以對股東會、股東大會的決議產生重大影響的股東。
三、控股分類
絕對控股股東:控股股東擁有50%以上的有表決權的股份,能絕對保證對控股子公司的高管的任命和經營相對控股股東:擁有的股份不足50%,但仍能決定子公司的高管和經營,一般情況為不足50%股份的第一大股東,或受其他股東委托,合計具有最多投票權。
四、控股股東的表決權效力與責任
《公司法》第103條規定:“股東大會作出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過半數通過。但是,股東大會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的決議,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的決議,必須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的三分之二以上的通過。”。這中間并沒有規定,表決通過必須根據全部股東所持表決權的過半數或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只規定經出席會議的股東所持表決權過半數或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即可,體現了股東意思自治的原則。因此,在特殊情況下,由于出席會議的股東人數過少,導致只持有總表決權中的極少一部分表決權的股東提出的議案得到通過,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其他大多數股東都放棄的意思表示,只要股份沒有轉移,股東的表決權與投票權是不能被剝奪,在信托、委托甚至在被凍結的情況下也是如此。
如果控股股東行使股東大會召集權、投票權和表決權時,如果違反法律規定和程序,那么其他股東可以在規定的時間內提起訴訟,要求撤銷、變更和確認股東大會決議無效。如果控股股東通過的股東大會決議無效,但控股股東已經實施并給上市公司造成損失的,上市公司董事會應當要求其賠償損失,如果上市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不行施權利,其他股東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代表公司要求控股股東賠償損失。
希望大家能區分兩者的概念,如果你的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雇傭關系賠償與工傷賠償哪個高
2020-11-09翻墻上網是違法行為嗎
2021-02-17商標侵權行為如何認定,哪些行為屬于商標侵權
2021-01-29合伙人挪用公款犯法嗎
2021-03-02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要件有什么
2021-03-08法院保全船舶怎么執行
2021-03-03股權質押擔保合同要交印花稅嗎
2021-03-18輕微傷怎么起訴
2020-12-11新手買房時必須注意這些問題
2020-11-10怎樣與房屋中介簽合同
2021-02-21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非法使用外國勞工如何處罰
2021-03-23經營性停產勞動關系是否延續
2020-11-22理賠超過保險額明年保險會上漲嗎
2021-02-11健康保險產品中的產品參數又是指什么
2021-02-05保險法律法規有哪些,如何實施
2021-02-16無證駕駛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1-12保險合同起訴狀怎么寫
2021-02-25兒童意外傷害保險選購指南
2021-02-07土地入股怎么分配利息
2021-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