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隱名與顯名股東的權限是否一致?
隱名與顯名股東的權限是不一致的,因為隱名股東他實際上是實際的股東的人員,而且他是實際投資人員,所以必須要相應相關分紅權益,但是顯名股東就不想有。對于隱名股東是否可以排除對顯名股東的強制執行問題,從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的內部代持法律關系的性質、信賴利益保護的角度、債權人和隱名股東的權責和利益分配上衡量、司法政策價值導向上衡量,這四個角度來看實際出資人是不能對抗人民法院對涉案股權強制執行的。
第一、從實際出資人與名義股東的內部代持法律關系的性質分析。代持法律關系其本質屬于一種債權債務關系,受合同法相對性原則的約束,隱名股東就該債權僅得以向名義股東主張,對合同當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不產生效力。本案營口沿海銀行的公司章程、股東名冊、工商登記資料中,涉案股份均登記于中商財富名下,中商財富可以據此主張行使股東權利,在公司對外關系上,名義股東具有股東的法律地位,隱名股東不能以其與名義股東之間的約定為由對抗外部債權人對名義股東的正當權利。
二、從信賴利益保護的角度來分析。
根據商事法律的外觀主義原則,交易行為的效果應以交易當事人行為的外觀為準。就本案而言,中信濟南分行對涉案股份申請強制執行具有信賴利益并應優先保護。
從債權人和隱名股東的權責和利益分配上衡量。債權人對名義股東的財產判斷只能通過外部信息,股權信息查詢獲得,但代持關系卻較難知悉,屬于債權人無法預見的風險,不能苛求債權人盡此查詢義務。本案由海航集團承擔因選擇代持關系出現的風險和不利益,更為公平合理。
第四、從司法政策價值導向上衡量。現實生活中因為多種原因產生股份代持的現象,但從維護交易安全、降低交易成本的角度看,如果側重于承認和保護隱名股東的權利從而阻卻執行,客觀上則會鼓勵通過代持股份方式規避債務,逃避監管,徒增社會管理成本。本案中,依法判決實際出資人海航集團不能對抗人民法院對涉案股權強制執行,有利于規范商業銀行股權法律關系,防止實際出資人違法讓他人代持股份或者規避法律。
現實生活當中經常看到有一些公司法律當中明文的規定了,有一些具體的股東的類型,比如說有隱名股東和顯明股東這兩兩種不同類型的,如果說在權益這方面的話,兩者所享受的權益完全是不同的,實際的投資人員肯定能夠享受到分紅的權利。
隱名股東如何退出投資
隱名股東是否有查賬權?
公司法對隱名股東的規定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責任認定書一直沒簽會怎么樣
2021-01-11疫情期間私人企業要求上班違法嗎
2021-02-18股權激勵可否抵押擔保
2021-02-20如何行使合同解除權
2021-02-22電子商務法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有哪些規定
2020-11-16虛假離婚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1-01-18精神病人監護人的職責是什么
2021-01-17老公有家庭暴力如何離婚
2021-02-09法醫鑒定輕微傷標準是什么
2021-02-05被判拘役也注銷戶口嗎
2021-02-17大學生上課玩游戲猝死學校有責任嗎
2020-12-02批準入職要走什么流程
2020-12-30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能要回給妻子的彩禮嗎?
2020-11-26兒童意外險可以賠付別人嗎
2021-02-02意外事故包括哪些
2021-03-17房多錢少購足人身保險再投資方為御險上策
2021-03-13保險合同成立超過兩年隱瞞病情能獲得賠償嗎
2021-01-07投保人和被保險人可以是同一人嗎
2020-12-12投資類保險的類型和各自的優點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