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認定標準最低標準是怎樣的
工傷是進行工作而發生的。這標準可簡稱為工作標準。《條例》第十四條規定了認定工傷的三大要素,既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原因。有學者將之分別稱為工傷認定的時間標準、空間標準和工作(或職務)標準。但從《條例》第十四條所例舉的七種情形看,工作標準才是工傷認定的標準。
工傷認定的主觀標準
工傷認定的主觀標準應當包括兩個方面。從用人單位而言,工傷賠償責任以無過錯責任為原則。工傷賠償責任最初普遍適用過錯責任原則,即勞動者遭受傷害后,必須證明雇主有過錯才能得到雇主賠償,如不能證明雇主有過錯,那么勞動者就無法得到雇主賠償,雇主因對傷害無過錯(無證據證明)的不承擔工傷賠償責任。
工傷級別鑒定的標準
工傷級別鑒定標準就是勞動能力鑒定是指勞動功能障礙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礙程度的等級鑒定。勞動功能障礙分為十個傷殘等級,最重的為一級,最輕的為十級。生活自理障礙分為三個等級: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以下是工傷級別鑒定標準相關知識的匯總,僅供參考。
工傷認定申請的時限
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工傷認定程序
(一)申請時間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七條?職工發生事故傷害或者按照職業病防治法規定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所在單位應當自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30日內,向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遇有特殊情況,經報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同意,申請時限可以適當延長。
用人單位未按前款規定提出工傷認定申請的,工傷職工或者其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或者被診斷、鑒定為職業病之日起1年內,可以直接向用人單位所在地統籌地區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提出工傷認定申請。
按照本條第一款規定應當由省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的事項,根據屬地原則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設區的市級勞動保障行政部門辦理。
用人單位未在本條第一款規定的時限內提交工傷認定申請,在此期間發生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工傷待遇等有關費用由該用人單位負擔。
(二)申請材料
《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八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與用人單位存在勞動關系(包括事實勞動關系)的證明材料;
(三)醫療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證明書(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工傷認定申請表應當包括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以及職工傷害程度等基本情況。
工傷認定申請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一次性書面告知工傷認定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材料。申請人按照書面告知要求補正材料后,勞動保障行政部門應當受理。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工傷認定標準最低標準是怎樣的”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認定工傷的三大要素,即工作時間、工作地點、工作原因,三個要素符合規定的,就能認定工傷。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萬育緒律師,中共黨員,中華律師協會會員,具有證券業從業資格和相關會計、稅法知識,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法律研究和實踐,曾擔任某大型集團企業法務主管,有較強的法學理論功底和豐富的工作經歷。自執業以來先后辦理了各類訴訟及非訴法律事務,尤其精通民商事案件的辦理,長期專注于企業內控管理、合同糾紛、債權債務糾紛、票據糾紛、證券法與金融法律業務、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以及常年法律顧問事務。常以誠信為本,勤勉盡責的工作態度深受當事人的信任和好評,愿以豐富的社會閱歷和執業經驗,為您或您的單位提供專業、周到、盡責的法律服務。
偷拍怎么量刑
2020-11-28什么是醫療事故,醫療事故處理有哪些程序
2021-01-25交通事故傷殘鑒定費用誰承擔
2021-02-22離婚集資房怎么分,離婚單位集資房如何分割?
2020-12-27哪些交通損失可以賠償
2021-03-10房子抵押錢不是給自家怎么辦
2020-11-08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一房多租詐騙15萬,一房多租構成犯罪嗎
2021-01-16如何確定競業禁止協議的競業限制范圍
2021-01-09用人單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主體資格是勞動關系成立的前提條件
2021-02-05外地保險理賠有什么憑證嗎
2020-12-09車禍受傷保險賠償有期限嗎
2020-11-27外國保險公司分公司的總公司變更資本金要提交書面報告嗎
2021-01-17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交通事故調解保險公司需要來嗎
2021-01-06財產保險合同概述是什么
2021-03-08商業三者險和強制三者險都有哪些規定
2020-12-12車輛沒保險撞了人怎么辦
2021-01-22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釋全文
2021-01-31出讓土地轉讓要經批準嗎
20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