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12月,原告周某與被告邱某登記結婚。2001年11月26日,邱某、周某夫婦及案外人陳某共同出資成立了一家聯合農機銷售有限公司(下稱農機公司),其中周某出資25萬元,邱某出資35萬元,陳某出資35萬元。2002年1月18日,周某、邱某因感情不和在海安縣民政局登記離婚,雙方簽有一份,對家具、家電、存款、住房、等問題均作了約定,但該協議對夫妻雙方在農機公司的股權未予涉及。2003年1月8日,農機公司召開第一次股東會決議,討論決定案外人陳某將所持公司股權35萬元轉讓給邱某,全體股東包括周某均簽字同意。2003年1月10日,買賣雙方就上述股權轉讓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2005年1月6日,周某突然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確認其在農機公司擁有50%的股份,并要求分割。
原告周某訴稱,登記離婚時分割財產協議中未涉及公司股權問題是一種遺漏,同時陳某用于出資的35萬元是向我們夫婦所借的,2003年1月10日陳某的轉股行為只是以等額股份償還了其所欠的債務,依照法律規定婚姻存續期間的股權和債權屬于,現請求法院判決確認我在公司擁有50%的股權。
被告邱某辯稱,陳某將股權轉讓給我時,原告周某表示同意并在轉讓協議上簽了字,轉讓符合公司法的有關規定;離婚時,原告周某作為公司股東之一,明知公司股權的比例狀況,并未明確提出分割要求,且時不存在隱藏、轉移、變賣、毀損夫妻共同財產或偽造債務的行為,現請求法院駁回原告周某的訴訟請求。
庭審中,原告周某未能就其所述案外人陳某系向原、被告借債投資提供證據。
法院審理后認為,原、被告登記離婚時,雙方通過平等協商對家庭共同財產已進行了分割。2002年1月18日,原、被告協議離婚時,雙方均明知農機公司的財產狀況,但在離婚協議中對該部分財產未予涉及,應當視為雙方同意維持農機公司當時的財產狀況。2003年1月8日,陳某將所持公司股權35萬元轉讓給被告時,包括原告在內的全體股東均簽字同意,嗣后又辦理了工商變更登記手續,故農機公司內部股東之間已按照《公司法》的規定進行了股權轉讓?,F原告主張分割該部分股權,無法律依據,不應得到支持。同時,原告周某起訴時超出了一年的法定期限,依法亦難以支持。但當事人自治是一項基本法律原則,考慮到雙方曾是夫妻關系,未涉及處理的財產數額又比較大,法院建議雙方協商處理糾紛。經調解,雙方自愿達成了前述協議。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局電話投訴有用嗎
2021-01-09有限合伙協議
2020-12-02行政管轄包括哪些
2021-01-31固定資產貸款程序是怎樣的
2020-12-11業務承包關系算雇傭嗎
2021-01-13法院保全銀行卡的期限
2021-03-17集資房不補交超面積款會有什么后果
2021-02-16房地產開發公司類型有哪些,房地產開發費用包括哪些
2021-02-20勞動合同續訂需要什么條件
2020-12-01事業單位合同工雙休嗎
2021-02-21一房多賣構成犯罪的條件是什么
2020-11-12勞務合同和務工證明有什么區別
2020-12-26勞動仲裁委直屬哪個部門管轄
2020-11-12產品責任險的特點有哪些
2021-03-19人身保險合同當事人隱瞞病情,合同有效嗎
2020-12-15無證駕駛人在交通事故中受傷能否獲得保險公司賠償?
2021-02-04八種常見的車險拒賠糾紛
2021-02-17意外保險理賠需要的手續有哪些
2020-12-25保險代理人該怎么應對保險糾紛
2021-02-20保險公司如何評級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