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近期**上市公司發布的公告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外資并購的步伐逐步加快:輪胎橡膠與米*林合作、**拜耳與**化工合資項目奠基等等,同時市場對于外資并購**上市公司的傳聞也接連不斷,其中影響最大的就是**斯坦利并購**味精的消息。
雖然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說,都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外資并購的對象,但是從目前外資并購的實例來看,外資在選擇行業和企業時,往往關注該公司目前在中國國內的市場份額的大小,同時中國勞動力是否具有很強的成本優勢,而目前關稅或者非關稅壁壘較高的行業,以及在前期受到禁止或者嚴格限制的服務行業,也會成為外資在一定程度上較為青睞的對象。這樣的行業主要有汽車、零售、房地產、石化、電信、金融服務業等等。
除了考慮行業本身,從國家各部委發布的一些外商投資規定上我們也可以發掘一些外資并購概念板塊。2001年11月5日,外經貿部和證監會聯合頒布了《關于上市公司涉及外商投資有關問題的若干意見》,隨后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又相繼發布了《關于外商投資企業合并與分立的決定》、《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外資參股證券公司的設立規則》和《外資參股基金管理公司的設立規則》等一系列法律法規文件,而由國家民航總局、外經貿部和國家計委聯合制定的《外商投資民用航空業規定》將于8月1日實施。
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性,當一般投資者了解到某家上市公司將有外資并購動作時,主力的拉升已經完成,股價已經到了非常高的位置,風險性非常大,因此投資者在投資外資概念個股時不宜急于求成,而應該關注這個外資并購概念是否會為公司的業績帶來深遠的影響,同時利用上市公司日常發布的公告來尋找可能的外資并購概念。
從目前國際市場外資并購的影響來看,雖然有些企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并購的失敗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在線時代華納在今年第一季度虧損540億美元,而法國的**迪媒體集團也因近年來的并購導致今年第一季度虧損140億美元,并直接導致該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引咎辭職。同時外資并購在中國市場上的全面開展存在三大障礙:一是法律制度需要完善,應盡快推出反壟斷法;二是資本項目下人民幣不可兌換;三是資本市場上非流通股問題沒有解決。因此投資者在關注外資并購題材的同時更應保持一份冷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商帳追收的特點是什么
2021-01-04借款到期前保證人去世,繼承人要承擔保證責任嗎
2020-12-152020交通事故后進行訴訟代理詞怎么寫
2021-02-07丈夫因賭博欠下的賭債是夫妻共同債務嗎
2020-12-01怎么申請脫離親子關系,有哪些法律途徑
2021-01-05以前的贍養費能主張嗎
2021-03-21按揭房解押要多久
2020-12-24欠錢不還開庭后如果名下沒有財產怎么辦
2021-01-09農村承包土地確權糾紛哪個單位管
2021-02-20土地重復抵押違法嗎
2021-01-24公司解散的補償金時效是多久
2021-01-1060歲上班勞動關系存不存在
2021-03-03軍人病退的規定是怎么樣的
2021-03-20人身保險投保書什么意思
2021-01-24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什么是生存保險?
2020-11-28車保險單寫錯了怎么辦
2021-03-22未告知賠償標準 保險公司被判全賠
2021-01-14保險代理人作出的口頭承諾對保險人具有約束力——山城區法院判決
2020-11-20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是指什么
20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