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條 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按照國家環境監測、監視規范和標準,管理全國海洋環境的調查、監測、監視,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監視網絡,定期評價海洋環境質量,發布海洋巡航監視通報。
依照本法規定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分別負責各自所轄水域的監測、監視。
其他有關部門根據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網的分工,分別負責對入海河口、主要排污口的監測。
【釋義】 本條是關于海洋環境監測、監視管理的規定。
一、第一款是在本法第五條第二款有關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海洋環境監測、監視工作的原則規定基礎上作出的具體規定。本款規定的海洋環境監測,是指間斷或連續地測定海洋環境中污染物的性質、濃度,觀察、分析其變化及對海洋環境影響的過程。海洋環境監測的基本目的是全面、及時、準確掌握人類活動對海洋環境影響的水平、效應及趨勢。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承擔著為海洋環境管理提供信息服務的任務。一方面,海洋監測數據及信息產品是制定海洋政策的基本依據,是海洋環境管理的工作基礎和技術保障;另一方面,海洋環境監測又是監督管理海洋環境的重要手段,是海
洋環境管理執法體系的基本組成部分。因此,海洋環境監測是海洋環境保護的基礎性工作,具有涉及面廣、專業性強、耗資大等特點。海洋環境監視,主要是防污染監視,其種類較多,包括巡航監視、定點監視、專項監視等。巡航監視又包括空中巡航監視和海上巡航監視。定點監視是指確定監視點,定期或不定期監視。專項監視是指對海上某一作業行為進行長期、固定監視,如對傾倒船舶的監視等。監視需要技術手段支持,包括使用各種跟蹤儀器、定位儀器、雷達等。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管理全國海洋環境的調查、監測、監視工作的含義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一是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對海洋環境監測、監視的管理工作,必須嚴格按照國家環境監測、監視規范和標準,主要是關于國家海洋環境監測、監視規范和標準進行,海洋監測與監視工作不同于陸地上的環境監測、監視工作,具有特殊性。二是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的管理工作,必須建立嚴格的工作規程,按章辦事,所以需要制定具體的實施辦法。三是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有權力和義務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監視網絡,就目前的情況看,除海洋部門外,環保、海事、漁業、海軍都有各自的監測、監視系統,這些各自的監測、監視系統,應當納入國家統一的海洋環境監測、監視網絡之中,以提高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監視的綜合能力,同時,避免由于重復設點、重復監測,降低工作效率,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四是定期評價海洋環境質量,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利用海洋環境監測、監視的結果,定期評價海洋環境質量,為海洋環境管理部門的管理工作和海洋產業部門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客觀依據。五是發布海洋巡航監視通報,國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匯總各部門的海洋巡航監視信息,及時發布海洋巡航監視通報,為海洋管理部門和海洋產業部門的工作提供情報和信息。
二、第二款是關于各海洋環境監督管理部門海洋環境監測,監視工作責任的規定。這一款規定的依照本法規定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主要是指海洋、海事、漁業部門及海軍,因為只有這些部門在海域中分別管轄一定的海洋水域。根據這一款的規定,以上各部門分別負責各自所轄水域的監測、監視工作。
三、第三款對兩個重點區域即入海河口和主要排污口的監測工作進行了規范。入海河口,是指陸地河流入海的出口,也是河流與海洋的交匯處。主要排污口,是指陸源污染物通過管道直接排入海洋的重要出口,一般出口較大,排污量較大。從陸地入海的污染物,主要通過入海河口和主要排污口排入海洋,這兩種出口也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控制入海河口和主要排污口,了解和掌握這兩種出口的狀況,是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此對入海河口和主要排污口的監視,是掌握海洋環境狀況的重要依據。本款所規定的負責入海河口和主要排污口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其他部門,是指按照全國海洋環境監測網的分工,由有監測能力的環保、水利等部門分工負責對入海河口和排污口的監測。
四、這次修改,之所以對海洋環境監測作出具體的規定,主要有如下一些考慮:首先,多年來,國家花費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用于海洋環境監測,獲取了大量寶貴的數據和信息。但是,由于在法律上沒有對這些數據和信息的如何使用作出明確規定,加上地方和部門利益保護,致使監測數據和信息不能充分發揮其在海洋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有作用,從而也大大降低了監測數據和信息的利用率。第二,由于沒有對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作出嚴格的法律規范,導致一方面,由于受國家財力的制約,我國海洋環境監測系統面臨著手段落后,儀器設備老化等一系列困難和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洋環境監測事業的發展及其作用的發揮;另一方面,由于機構重疊,涉海部門監測網、站重疊,往往在同一水域,出現許多部門重復監測的現象,造成人力、財力的浪費。第三,海洋環境監測作為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由于法律沒有對整個監測活動加以規范,導致海洋環境監測技術、方法和標準難以有效實施。各行各業在實施海洋環境監測過程中,各行其是,又由于受專業、儀器設備及人員素質的限制,難以保證監測質量,不能客觀地反應海洋環境質量的狀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2019修正)
2019-04-23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及其有關作業活動污染海洋環境防治管理規定(2013修正)
2013-08-31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政治決議
2008-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和第二十四條第二款第(三)項的解釋
1999-06-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關于修改二00一年六月十五日在上海(中華人民共和國)簽署的<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上海公約>的議定書》、《關于修改二00二年六月七日在圣彼得堡(俄羅斯聯邦)簽署的<上海合作組織憲章>的議定書》等的決定
2004-06-25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決定(2004)
2004-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決定(2006)
2006-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1993-10-31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批準中國和加拿大領事協定的決定
1998-12-29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
1985-09-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臺灣省出席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協商選舉方案的決定
1987-09-05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級以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直接選舉的若干規定
1983-03-05華僑申請使用國有的荒山荒地條例
1970-01-01對外承包工程管理條例(2017修訂)
2017-03-01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征地補償和移民安置條例(2017修訂)
2017-04-14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導游人員管理條例(2017修正)
2017-10-07銀行辦理結售匯業務管理辦法
2014-06-22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云南大理經濟開發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復函
2014-02-1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調整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組成人員的通知
2013-05-10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重點工作分工的通知
2013-02-0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近期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3-01-23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批準襄陽市城市總體規劃的通知
2013-01-01鐵路交通事故應急救援和調查處理條例(2012修訂)
2012-11-09國務院關于加強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見
2012-07-22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
2012-04-1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11年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工作安排的通知
2011-02-28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第一批三網融合試點地區(城市)名單的通知
2010-06-30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等部門關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進節能服務產業發展意見的通知
2010-04-02規劃環境影響評價條例(全文)
200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