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處理勞資糾紛
勞資糾紛按民事糾紛處理。發生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的,調解不成或者調解協議達成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五條當事人不愿協商、協商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不愿調解的,調解不成或者達成和解協議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第二,如何處理員工的工傷。
1。事故發生后,企業應當及時報告工傷、職業病情況,不得隱瞞或者遺漏。其次,受傷職工或其親屬應當申請工傷認定,享受工傷待遇。第三,企業工會組織可以代表受傷職工提出申請。
2。申報時間要求:自發生工傷事故或者職業病診斷之日起15日內申報,受傷職工或者其親屬在15日至30日內申報。在這段時間內,要盡快提出報告和申請,有利于受傷職工及時調查取證,及時享受相關治療。
3。工傷調查取證與認定:勞動行政部門接到工傷報告和申請后,應當密切關注工傷的調查和返還,一般在7日內,特殊情況下,應當在7日內辦理,是否認定工傷,應當推遲到30日作出結論,并書面通知工傷認定。調查取證材料應當包括:職工對有關問題的申請、核實情況;醫院或者醫療機構對工傷、職業病的診斷情況和有關情況;企業工傷報告和現場調查。
4。工傷糾紛的處理:兩類糾紛應適用不同的程序。一是企業不同意受害職工的要求時,職工或者其親屬應當向當地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
事實上,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國正常情況下,法院受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糾紛和矛盾時,會依據民事糾紛進行處理。當然,如果其中一名員工或用人單位有極其嚴重的犯罪行為,有可能增加刑事訴訟程序,在這種情況下,請及時與律師聯系。律師協會還為律師提供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參加法律咨詢。你知道嗎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行政強制拆遷應當遵守的法定程序
2021-03-10我國現行行政訴訟原告資格制度是怎樣的
2020-12-29工傷認定時間期限延長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06房屋作為遺產如何分割
2020-11-24監護人死亡如何再確定監護人
2020-11-10怎樣才能要回購房的定金
2020-12-02房屋有抵押能否訴前擔保
2021-02-02工地上受傷老板不負責任怎么辦
2021-02-10圈地種菜侵占公共綠地違法嗎
2021-03-05抵押貸款中抵押物的范圍有哪些
2020-12-30村長利用村民名義騙取扶貧貸款構成何種犯罪
2021-02-11確認勞動關系規定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1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的義務是什么
2020-11-21保險公司行使合同解除權后,其已經承擔的賠償金能否追償
2020-12-26人身保險合同糾紛管轄之探析
2021-01-17保險合同格式條款被判無效的情況
2021-03-23從一起保險代位求償權糾紛案談公平原則在商事審判中的適用
2021-01-11什么是原土地承包經營權人
2020-12-06土地承包的含義是什么
2021-02-10公司拆遷補償款用現金行嗎
20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