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勞動法解釋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若干問題的解釋的公告《勞動爭議案件審理中的法律適用問題(二)》已由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7月10日審理,委員會第1393次會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2006年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
(發審[2006]6號)
為了正確審理勞動爭議案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民事審判實踐,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補充說明如下:
第一條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下列情況應視為《勞動法》第82條規定的“勞動爭議發生日期”:(I)在勞動關系存續期間發生的工資支付爭議,如果雇主能夠證明其已書面通知雇員拒絕支付工資,書面通知送達之日為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如果雇主無法證明,工人要求其權利的日期應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如果因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而產生爭議,用人單位不能證明勞動者已經收到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的書面通知的,勞動者主張權利的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后發生的福利待遇等爭議,如果勞動者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承諾的時間是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后的具體日期,則用人單位承諾的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勞動者不能證明的,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的日期為勞動爭議發生的日期
第二條發生欠薪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時勞動關系仍然存在,用人單位以勞動者申請仲裁超過60日為由主張不予支付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除非用人單位能夠證明勞動者已收到拒絕支付工資的書面通知
第三條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拖欠工資為證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且索賠不涉及其他勞動關系糾紛的,視為拖欠勞動報酬糾紛,第四條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關于勞動關系是否解除或者終止以及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是否需要經濟補償的爭議第五條勞動者與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后,要求用人單位返還勞動合同保證金、押金、抵押物和抵押物,或因辦理職工人事檔案和社會保險關系轉移手續發生爭議,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當事人依法提起訴訟,第六條勞動者因工傷、職業病依法要求用人單位承擔工傷保險待遇糾紛,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當事人依法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第七條下列糾紛不屬于勞動爭議:(一)勞動者要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發放社會保險金的糾紛;(二)因住房制度改革而發生的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公房轉讓糾紛制度
(3)勞動者對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殘疾等級鑒定結論或職業病診斷鑒定委員會職業病診斷鑒定結論的異議
(4)家庭或個人與家政服務人員之間的糾紛
(V)個體工匠之間的糾紛,幫工、學徒
(六)農村承包經營戶與職工之間的糾紛
第八條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裁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提前支付勞動者部分工資或者醫療費的,用人單位不履行前款規定的支付義務,勞動者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第九條勞動者與有姓名的個體工商戶之間的勞動爭議訴訟,人民法院應當以營業執照上登記的姓名為當事人,第十條勞動者因履行勞務派遣合同發生勞動爭議提起訴訟的,以派遣單位為被告;第十一條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同一裁決向同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共同審理,雙方互為原告和被告。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撤回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另一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繼續審理
第十二條當事人在申請仲裁期間能夠證明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客觀原因不能申請仲裁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中止申請仲裁期間,申請仲裁的期限自中止理由消失之日起連續計算
第十三條當事人可以證明在申請仲裁期間發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申請仲裁的期限中斷:
(1)向另一方主張權利
(2)向有關部門請求權利救濟
(3)如果申請仲裁的期限中斷,另一方同意履行其義務
,申請仲裁的期限,自對方當事人明確拒絕履行義務,或者有關部門作出決定或者明確表示不予處理時起重新計算。
第十四條在訴訟過程中,勞動者向人民法院申請采取財產保全措施,人民法院認為申請人確有經濟困難,或者有證據證明用人單位有可能逃匿欠款的,減少或者免除勞動者提供擔保和及時采取保全措施的義務
人民法院財產保全裁定第十五條,勞動仲裁機構的裁決或者人民法院的判決書生效后三個月內,通知當事人申請強制執行。申請人逾期不申請的,用人單位制定的內部規章制度與集體合同或者勞動合同規定的內容不一致的,人民法院應當裁定終止保全措施,工人要求優先適用合同,第十七條當事人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持下達成的具有勞動權利和義務的調解協議,對勞動合同具有約束力,當事人只有達成一致意見,才能作為人民法院判決的依據勞動報酬爭議調解協議在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主持下,用人單位不履行調解協議確定的支付義務,勞動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第十八條本解釋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本解釋施行前法院作出的有關司法解釋與本解釋規定不一致的,本解釋實施后,以本解釋的規定為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在工地干活砸掉了兩顆門牙,如何申請工傷賠償
2021-03-18農民工討薪有哪些途徑
2021-01-02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曠工三天后能申請仲裁嗎
2021-01-21建筑工傷的勞動關系在停工留薪期間可以解除嗎
2021-01-31簽訂婚姻財產協議要滿足什么條件
2021-01-13個人轉讓住房是否繳納土地增值稅
2021-02-08在職期間是否有保密費和競業限制費
2021-01-13企業做出調崗決定,員工是否應無條件服從
2021-02-10侵權責任和產品責任可以同時主張嗎
2020-12-25工程保險不賠償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13如何提防人壽保險合同條款中的陷阱
2021-03-10沒有保險合同逃逸是否免責
2021-02-13網上投保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2-17商業三者險與交強險區別
2020-11-30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資格有什么條件
2020-12-18買拆遷戶房子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6上海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有哪些
2021-01-21農村宅基地拆遷補償標準
2021-03-14大棚被拆遷時容易引起哪些糾紛
2021-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