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單位拒不辦理退工手續怎么辦
《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九條規定:用人單位違反本法規定未向勞動者出具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書面證明,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改正;給勞動者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勞動合同期滿,不再續簽的,不是開退工單,而是由用人單位出具勞動合同終止證明書。證明書載明雙方當事人某年某月某一天訂立的某期限勞動合同已經履行完畢,按照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一)款規定終止,同時載明是否給予了經濟補償金的情況。
單位未及時辦理退工造成損失誰負責
公司方在員工離職后未按法律規定為員工及時辦理退工手續,對員工后續就業造成嚴重影響,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就業服務與就業管理規定》第一款規定:“勞動者被用人單位招用的,由用人單位為勞動者辦理就業登記。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和與勞動者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應當到當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備案,為勞動者辦理就業登記手續。用人單位招用人員后,應當于錄用之日起30日內辦理登記手續;用人單位與職工終止或者解除勞動關系后,應當于15日內辦理登記手續。”因此,用人單位有義務在勞動者解除勞動關系后,15日內為其辦理退工登記手續。
經濟補償的性質
各方面對勞動合同中經濟補償的性質爭議較大。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違約責任,用人單位提前單方解除勞動合同就要承擔違約責任,支付經濟補償。因此經濟補償是對用人單位的一種懲罰。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一種國家要求用人單位承擔的社會責任。國家要求用人單位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時,支付一定經濟補償,以幫助勞動者在失業階段維持基本生活,不至于生活水平急劇下降。這種社會責任國家承擔的多一點,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就少一點,國家承擔的少一點,用人單位支付的經濟補償就多一點。有的認為,經濟補償是對勞動者以往為用人單位作出貢獻的補償,是對勞動者過去勞動內容和成果的肯定。勞動者對用人單位貢獻不完全體現在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動者的勞動報酬中,用人單位的經營效益、持續發展能力和資產的積累都有勞動者的貢獻。經研究,比較認同對經濟補償性質的第二種觀點。經濟補償是一種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我國失業保險制度建立健全過程中,經濟補償可以有效緩減失業者的焦慮情緒和生活實際困難,維護社會穩定,形成社會互助的良好社會氛圍。經濟補償不同于經濟賠償,不是一種懲罰手段。我國實行按勞分配制度,勞動者付出勞動得到勞動報酬,勞動報酬基本能體現勞動者的貢獻。
合同到期單位拒不辦理退工手續勞動者不知道該怎么做,可以找律霸網專業律師進行咨詢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交通事故車損沒有鑒定可否獲賠
2020-11-09外貿公司注冊流程有哪些
2020-12-02隱名股東對公司享受什么權利
2021-03-21專利轉讓的費用和稅率是多少
2021-01-28車禍出院了還賠錢嗎
2021-01-29離婚證據的收集包括哪些
2021-03-01合同欺詐可以索要賠償嗎
2021-01-02反擔保人未簽字反擔保合同有效嗎
2021-01-29依法成立的合同自多久生效
2021-01-14農村土地承包合同和經營權證不一致如何解決
2020-12-08購房簽約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0-11-18勞務分包合同適合什么法律
2020-12-07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公司經濟性裁員的規定
2021-01-15如何提高理賠效率
2021-01-05外資保險公司 未按照規定公告罰款多少
2021-01-19怎么走出車險理賠誤區
2020-11-22辦理交通保險理賠符合的要求是什么
2021-02-07交強險實施后車賠付要如何去計算
2021-02-05購買財產保險后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2-09